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施氏手法按压耳穴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施氏手法按压耳穴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李艳芬  阙华发 《世界感染杂志》2009,9(5):338-339,344
总结阙华发教授治疗丹毒的临证经验,阙教授在重视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强调分期分部位辩证,内外治并用,并浅析其潜方用药的经验,举病例一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对C57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的影响和差异。方法:应用C57BL/6J雌性10周龄小鼠建立胆固醇结石模型(n=15),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10)、清胆胶囊组(n=13)及养肝利胆颗粒组(n=13),观察各组动物的成石率、血清胆固醇、钙离子及肝脏丙二醛(MDA)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动物成石率分别73.33%、0%、23.08%及30.77%(P〈0.001)。模型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异常,而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二者在改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明显差异(均P〈0.01)。两种中药相比,清胆胶囊更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P〈0.05),而养肝利胆颗粒更能增强肝脏SOD活性(P〈0.05)。4组间血清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疏肝清热利胆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均可降低小鼠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率,改善与成石相关的血清及肝脏等生化学异常,二者均呈多靶点作用,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养肝利胆颗粒在增强肝脏SOD活性方面优于清胆胶囊。  相似文献   
24.
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骨髓炎经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骨髓炎,重视健脾益气利湿、活血化瘀、补肾填精壮骨之法,采用内服、用结合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月经期前后单一证型的分布变化,为乳腺增生病周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8例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对所得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其月经期前后单一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乳腺增生病月经期前以肝郁证、血瘀证为主;月经期后以血虚证、气虚证、肾虚证为主,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同样存在血瘀证的情况。而阳虚证、痰凝证在月经期前后的分布均较少,且其分布无差异。肝郁证、血虚证、肾虚证、气虚证这四个单证在月经期前后的分布有差异(P<0.01)。结论乳腺增生病在月经期前后表现出不同的证型,提示治疗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经费和力度逐年加大.给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对如何加强重点学科档案管理成为困扰政府部门、学科自身和学科依托单位、管理部门的重要问题.文章立足于实践,从医院归档要求,提出了重点学科建设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自身对重点学科档案管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引经药柴胡对大黄丹参调控胰腺纤维化大鼠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增效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组、大黄丹参组和柴胡大黄丹参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开腹后关腹,其他各组通过结扎胰胆管联合腹腔注射雨蛙素3d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柴胡组、大黄丹参组、柴胡大黄丹参组分别于术前、后3d用对应药物灌胃(剂量分别为1.38g.kg-1.d-1、3.04g.kg-1.d-1、4.11g.kg-1.d-1)。术后第4天取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胰腺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ELISA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层结合蛋白(LN)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组、大黄丹参组和柴胡大黄丹参组均可改善胰腺病理变化,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表达,降低血清LN及FN含量,均P0.01;其中柴胡大黄丹参组FN含量降低更显著。[结论]柴胡、大黄丹参、柴胡大黄丹参均可通过抑制ECM合成来发挥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其中柴胡大黄丹参在降低血清FN含量方面效果最优,提示柴胡在抑制胰腺ECM合成方面对大黄丹参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皮质酮及I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月龄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补肾组,各10只。另设3月龄青年组。其中老年补肾组自分组日起以饮料方式饲喂补肾益气方药液,连续3个月,其余两组予正常饮水和饲料。于干预3月结束时,取腹主动脉血和脾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2含量;EI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qRT-PCR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中IL-2、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GR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IL-2含量明显降低(P0.05),脾淋巴细胞IL-2 mRNA、G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补肾组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G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补肾益气方可通过调节老年大鼠异常的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受体通路,改善IL-2基因表达的增龄性衰退。  相似文献   
29.
30.
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小曩尾部鳞片模型。观察凉血解毒汤(主药:生地黄、紫草、生槐花、大青叶等)和复方青黛丸(主药:青黛、土茯苓、丹参、白芷等)对表皮颗粒层鳞片数的影响。结果:凉血解毒汤能诱导曩尾表皮颗粒细胞的形成。并使颗粒细胞数增加。复方青黛丸的作用则不明显。提示凉血解毒中药对小曩银屑病模型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