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144例乙肝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和对照组(拉米夫定),连续常规用药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水平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乙肝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肝纤维化(III型前胶原(PC-Ⅲ)、层黏联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提高总蛋白水平。在缓解情志抑郁、倦怠乏力、便溏、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等症候方面,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加中药安慰剂(P0.05)。在改善乏力、全身症状、活动及焦虑等生活质量方面,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加中药安慰剂(P0.05)。结论十宝消癥方联合拉米夫定在改善乙肝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中医症候、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加中药安慰剂。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对大鼠肝星状细胞ERα、ERβmRNA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观察柴胡皂苷d对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雌二醇、柴胡皂苷d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为后续实验确定合适的实验用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结果:柴胡皂苷d能明显提高HSC-T6细胞ERα、βmRNA表达,且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但作用较雌二醇弱,这种作用可被ER完全拮抗剂ICI-182.780抑制。通过对半数抑制率的计算,得出柴胡皂苷d和雌二醇半数抑制率(IC50)的浓度分别为5μmol/l和1μmol/l。结论:推测柴胡皂苷d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作用,可能是一种雌激素调节剂。  相似文献   
63.
介绍虞坚尔教授运用角药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经验.探讨虞教授临证常用的5组角药,秦皮-炙百部-天竺子可镇咳解痉,降逆平喘,润肺祛痰,治疗小儿久咳或痉挛性咳嗽;仙鹤草-淫羊藿-仙茅用以补虚止血,资助肾阳,用于小儿血尿、肾病综合征激素减量和维持量阶段的治疗;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用以补益肝肾、养血滋阴、生发乌发,擅治小儿脱发亦...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对骨髓抑制模型小鼠Wnt蛋白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环磷酰胺所致的骨髓抑制小 鼠模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ELISA法检测骨髓Wnt3a蛋白,qPCR法检测骨髓造血 干细胞Frizzled 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P<0.05或 P<0.01),骨髓Wnt3a蛋白、骨髓造血干细胞Frizzled 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补血汤 组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骨髓Wnt3a蛋白、骨髓造血干细胞Frizzled 2 mRNA表达水平明 显提高(P<0.05或P<0.01);黄芪组、当归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 当归补血 汤具有提高骨髓Wnt3a蛋白及骨髓造血干细胞Frizzled 2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② 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对Wnt3a及其受体 Frizzled 2 mRNA的调控作用,体现了中医气血相生理论。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索哮喘儿童与非哮喘儿童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临床哮喘儿童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就诊于上海市中医医院的100例哮喘儿童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的评定,并同期选取100例非哮喘儿童进行对照,从而进行哮喘儿童与非哮喘儿童体质类型之比较。结果 哮喘儿童易感体质具一定共性,基本为偏颇兼夹体质,最多见乃是特禀质,普遍易见为气虚质兼阳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结论 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以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兼阳虚质最为常见。在临床论治时应综合考虑哮喘患儿的中医体质,为进一步用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临床防治儿童哮喘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关节松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疗法,比较两组髋关节死骨修复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4(GQOL-74)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死骨修复率84.91%高于对照组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Harri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联合电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促进死骨修复,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克罗恩病(C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为UST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采用UST治疗的C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分析UST治疗CD第8、16周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并分析部分患者的内镜缓解率。结果 共纳入91例初次使用UST的CD患者。UST治疗CD第8/16周的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1.5%、71.4%,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5%、54.9%。单因素分析表明瘘(包括肛瘘、肛瘘个人史、肠皮瘘)与CD第8/16周的临床缓解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提示,有肛瘘手术史相比于无瘘者是影响UST治疗CD第8周(HR=0.04,95%CI:0.00~0.38;P <0.01)和16周(HR=0.04,95%CI:0.01~0.34;P <0.01)临床缓解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狭窄型病变相较于非狭窄非穿透性病变,是CD患者16周临床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1.08~2.84;P <0.05)。56例于我院复查内镜,16周的内镜缓...  相似文献   
68.
桂枝药用历史悠久,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其记载。但通过查阅梳理历代本草与古籍文献发现,唐以前的医方与本草多以桂或桂心为药名,并存在药名与方名不统一现象。因此,笔者对桂枝在历代本草中的名称、基源、产地以及功效等进行系统考证,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厘清《伤寒杂病论》中以及后世医方中所用桂枝的历史沿革与演变,以期为桂枝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量及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中医医院病房护理工作量,制定中医医院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对上海2所三级甲等和3所二级甲等医院的肛肠科、肾内科、心内科和骨科等进行工作量的测定,了解中医医院护理人员总体配置、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现状。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的理论床护比为1:0.45,二级医院理论的床护比为1:0.43。结论中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应适当增加护士人数,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提高中医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索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42例肝硬化患者CT表现和中医征象,对其进行CT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2例肝硬化根据CT征象分为3个类型,均匀型32例(22.54%),节段型21例(14.79%),结节型89例(62.68%)。中医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郁脾虚证17例(11.97%),湿热蕴结证18例(12.68%),气滞血瘀证31例(21.83%),水湿内停证41例(28.87%),脾肾阳虚证21例(14.79%),肝肾阴虚证14例(占9.86%)。均匀型和节段型肝硬化病例中大多为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分别占62.49%和47.62%;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分别占28.13%和42.86%;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最少,分别占9.38%和9.52%。而结节型肝硬化病例中以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最少,占5.62%;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占33.71%;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最多,占60.67%,与均匀型和节段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9.40和32.06,P值均小于0.001)。结论:肝硬化的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2种分型均与肝硬化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