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出生24h内大鼠的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细胞扩增至第2代时观察1周内细胞增殖情况,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Ⅱ型前胶原基因(type Ⅱ procollagen gene,Col2a1)的表达。将第2代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蛇床子素(6.25、12.5、25和50μmol/L)组。药物作用24和48h后,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结果:第2代原代软骨细胞活力正常,Col2al表达明显。蛇床子素可以抑制软骨细胞的增殖,并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蛋白质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发现,随着蛇床子素浓度的增加,软骨细胞中PCNA和cyclinD1的表达下降。结论:蛇床子素可能通过抑制PCNA和cyclinD1的表达发挥抑制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辽宁中医杂志》2013,(5):1043-1045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VEG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细胞退变情况后分为6组(A组:软骨细胞+DMEM对照组;B组:软骨细胞+25mmol/L黄芪甲苷;C组:软骨细胞+50 mmol/L黄芪甲苷;D组:软骨细胞+75 mmol/L黄芪甲苷;E组:软骨细胞+100mmol/L黄芪甲苷;F组:软骨细胞+500 mmol/L黄芪甲苷),取4 h、8 h、24 h、48 h、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退变软骨内VEGF表达mRN A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为退变的软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黄芪甲苷有上调退变膝关节软骨细胞VEGF的作用,且75 mmol/L黄芪甲苷在48 h时上调作用最好;在24 h、48 h、72 h不同浓度(50~100 mmol/l)黄芪甲苷膝关节软骨细胞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F=21.304,P<0.001)。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调节退变软骨细胞合成VEGF延缓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炎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为研究对象,TNF-α诱导MH7A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干预,RT-PCR法检测对IL-1β、IL-6、IL-8、MMP-1、MMP-3、MMP-13的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对NF-κB的影响。结果槲皮素浓度依赖性地降低TNF-α诱导的MH7A细胞IL-1β、IL-6、IL-8、MMP-1、MMP-3、MMP-13的表达,对TNF-α诱导的MH7A细胞NF-κB的磷酸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槲皮素可有效地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其机制可能和抑制NF-κB的表达相关,槲皮素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4.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有紧密的契合点。基于“肾-脑-骨”轴的理论基础,旨在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学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与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摘要: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并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265例,对纳入医案中的药物利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总计使用药物202种,最常用的中药是川芎,柴胡,怀牛膝,党参,天麻5味药物。聚类分析发现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圣愈汤和天麻钩藤饮是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心处方。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体现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并重,重在肝肾,兼顾痰瘀,标本同治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6.
推拿作为传统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的典型代表,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枢机制与特定脑区结构及功能活动密切相关。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发展,多模态MRI在探讨推拿中枢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多模态MRI无创、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可以进一步了解推拿起效的中枢效应,为其中枢机制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神经影像学依据。因此,笔者对多模态MRI在推拿中枢机制研究中的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石氏牛蒡子汤为主方治疗风寒痹阻型、痰湿阻络型、痰瘀交阻型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1例颈椎病患者予石氏牛蒡子汤为主方分型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11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经治疗后均有改善,总有效率为94.3%。结论石氏牛蒡子汤为主方可有效治疗风寒痹阻型、痰湿阻络型、痰瘀交阻型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68.
目的论证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其在社区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三级推广模式,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三甲医院90例、二级医院45例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例),均随机分为三步推拿组、牵引治疗组和传统手法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三家医院各组间的临床疗效及ODI、VAS差异。结果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三步推拿组85.00%、牵引治疗组60.00%和传统手法组83.33%,组间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家医疗机构三步推拿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等同于传统推拿手法,且明显优于单一的牵引治疗;其具有简便易掌握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的基础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理论渊源及作用原理。方法:通过发掘古代医学文献对导引的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来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的作用机理。结果: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在中医传统导引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建的养生功,对以颈椎病为主的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不适等有良好疗效。结论: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是防治颈椎病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0.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OA对关节的所有结构产生着影响[1-2],通常伴随着软骨的降解、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的改变.近几年来随着对OA的深入认识,开始注意到滑膜在OA中的重要地位,滑膜细胞功能异常与参与OA发病进程的重要介质(如细胞因子IL-1、TNF-α和IL-6 )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