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医理论认为,肾具有藏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其概念已非常明确.但对其解剖定位、功能界定,尚存在混乱,甚至是错解,严重阻碍了现代中医肾脏理论的发展.从中医经典理论的追溯、现代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的最新发展及实验室、临床研究成果等方面,重新解读了中医肾的概念与功能.  相似文献   
32.
<正>作为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慢性筋骨病主要指的是因代谢障碍、创伤、劳损以及人体自然退变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病理现象,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全身或局部肿胀、疼痛、麻木等,临床诊断显示骨与关节、骨骼肌等位置筋骨动静力平衡处于失调状态,不仅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筋骨病与肝、  相似文献   
33.
34.
《陕西中医》2019,(12):1807-1813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推拿手法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以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GRADE系统对所得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共计138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推拿手法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在治疗KOA的VAS评分、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西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相比,推拿手法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MD=2.30,95%CI (1.65,3.22),P<0.0001]。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推拿手法治疗组的WOMAC评分改善更为明显[MD=-9.04,95%CI(-16.71,-1.36),P=0.02]。GRADE证据质量评价系统显示文献总体质量偏低。结论:推拿手法治疗KOA有一定临床疗效,推拿手法与西药相比,在VAS评分、不良反应方面疗效相当,但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在提高有效率方面推拿手法治疗组优于各对照组。同时研究表明推拿手法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35.
张鹏  施杞  王拥军 《中医杂志》2011,52(3):259-262
从汉字构字及字源、字义出发,结合历史、技术及文化等古籍文献,对《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关十二官论述的争议点——"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进行解释。认为"作强"原本可能为"作疆",在传抄流传过程中假借为"作强"。故本句应解释为:肾是制作疆弓的官员,掌握着精湛的技巧。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筛选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年龄≥50岁),检测腰2-腰4椎体及髋部骨密度(BMD),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运用SPSS 18. 0和SPSS Clementine 12. 0进行关联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社区217例50~86岁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60例脾肾阳虚者,约27. 65%; 65例肝肾阴虚者,约29. 95%; 39例气滞血瘀者,约17. 97%。女性骨量减少患者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型关联性强,而男性与气滞血瘀证型关联性中等。结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中老年人群更易出现骨质疏松,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临床诊治中应重视肝脾肾、气血等病理变化与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城乡间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存在差异,但是对于差异高低的具体归属尚无定论,而且造成差异的众多因素互相交叉渗透,对于其中造成差异的生理学机制往往较少涉及,甚至有诸多矛盾之处。本综述力求归纳总结目前较成熟的研究结论,并以各自支持的观点分类列举,分为乡村BMD高于城市、城市BMD高于乡村及其他影响因素3部分,其中乡村BMD高于城市的理由包括:生活节奏、日照时间、睡眠时间、重体力活动4个方面;而城市BMD高于乡村的原因则包括: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生育水平及初潮年龄及大气环境4个方面;其他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吸烟饮酒、膳食摄入和先天方面。在以城乡间各个因素具体差异数值支撑的同时,挖掘并整理了可能造成差异背后的生理病理学机制,以及相关临床试验及动物学实验的内容,综合国内外较为权威的结论进行综述。一方面在于整理目前最新的研究结果,为将来严格意义的城乡BMD水平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另一方面为深入探究导致二者差异的实验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患者与非OPF患者肌肉病理状态及组蛋白甲基化情况的差异。方法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随机收取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PF和非OPF患者,手术内固定时取骨折部位肌肉,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qPCR检测,评估OPF患者和非OPF患者的肌肉病理状态差异和组蛋白甲基化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OPF患者肌肉与非OPF患者肌肉相比,肌肉松弛现象比较明显,而非OPF患者肌肉较紧实。MASSON染色显示OPF患者肌肉与非OPF患者肌肉相比,肌肉胶原纤维分布更多。骨折断端肌肉RT-qPCR显示OPF患者较非OPF患者SUV39H1基因相对表达量增高。骨折断端肌肉免疫组化显示OPF患者较非OPF患者肌肉H3K9Ac乙酰化程度低,肌肉H3K9me3甲基化程度高。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肌肉更加松弛,胶原纤维含量增高,而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组蛋白甲基化程度升高,乙酰化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身痛逐瘀汤对胫骨骨折小鼠的骨修复作用。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身痛逐瘀汤组,每组20只。当两组小鼠成功建立右侧胫骨骨折复合髓内固定模型半小时后,身痛逐瘀汤组给予浓度1.375 g/mL身痛逐瘀汤药液0.2 mL/d,生理盐水组给予同体积0.9 %NaCl溶液,两组均连续灌胃5 d。造模后,活体监测小鼠的后肢淋巴管回流功能、骨折断端软组织肿胀度和足底热敏痛阈;造模14 d后取材,检测骨痂形态计量学;造模后28 d后取材,检测骨折愈合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①造模后第1天(P<0.001)和第7天(P<0.001),身痛逐瘀汤组的淋巴管清除率优于生理盐水组。②造模后第2~7天,身痛逐瘀汤组后肢软组织肿胀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③造模后第1天,身痛逐瘀汤组的足底热敏痛阈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④胫骨Micro-CT重建显示,身痛逐瘀汤组小鼠比生理盐水组的骨痂量更多,骨小梁更致密,骨折线更模糊;定量分析发现身痛逐瘀汤组骨痂的BV/TV(P<0.01)和Tb.N(P<0.05)优于生理盐水组。⑤身痛逐瘀汤最大应力(P<0.001)和屈服应力(P<0.001)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身痛逐瘀汤能促进淋巴管回流,减轻骨折后肿痛症状,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进行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研究方法,评价了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就诊的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编程的计算机随机分组,其中耳针组48例,假耳穴组48例。耳针组采用颈椎穴、枕穴、神门穴耳针干预;假耳穴组采用相对应的3个假耳穴耳针干预。隔2日换1次耳针,疗程为1周,以有效率为疗效结局指标。以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直接成本作为成本,用Excel 2003进行了成本和均值的计算,用TreeAge Pro 2009软件构建了决策树,进行了CEA及敏感性分析。CEA以C/E,ICER为结局指标,进行了治疗1周的CEA分析。结果:耳针组与假耳穴组相比,治疗前与颈型颈椎病预后相关的基线资料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耳针组有效率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周的C/E表明耳针组相对于假耳穴组的ICER为22,单变量敏感性分析与双变量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CEA的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不太稳定。结论:耳针与假耳穴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经济学评价表明治疗后1周时耳针组的C/E优于假耳穴组,治疗后1周时耳针组相对于假耳穴组的ICER为22,患者可凭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选用。应用该结论时要注意相关概率和耳针组有效病例的直接成本对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