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283篇
临床医学   393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70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90篇
  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视网膜血管病中新生血管的发生占有重要地位。是很多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综述了胚胎视网膜篾 发生方式及其促进因素。人胚胎视网膜血和发生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视网膜内因发育,由梭形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再改建成血管,第二阶段是外层血管的发育,由已存在的内层血管以出芽方式因管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促进血管新生的调节因子有很多,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相似文献   
992.
正常眼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雅娟  孙同 《眼科研究》2000,18(2):185-188
正常眼压青光眼(NTG)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日益受到眼科工作者的重视。NTG发病隐蔽,早期诊断较其它青光眼显得更为困难和复杂,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异同等一系列问题仍无统一意见。就NTG与POAG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PⅠ)复合物引发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对TRAF3-相互作用蛋白2(TRAF3IP2)/Ikappa B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ATO改善抗磷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2年8月~2016年2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92例,两组都给予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给予0.3%、0.4%的罗哌卡因20ml,记录两组的阻滞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9.11±1.23、7.20±1.33、8.20±1.33和6.92±1.00min,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34±2.91、9.67±2.01、9.98±1.12和7.92±1.94min(P < 0.05)。观察组麻醉效果良好率为97.8%,对照组为82.6%,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204,P < 0.05)。观察组术后24h内的嗜睡、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7.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4、12与24h的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达到理想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而低剂量罗哌卡因的应用能加快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发挥镇痛作用,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EphB4基因表达在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的动物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survivin和EphB4在各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在正常组、上皮单纯增生组、上皮异常增生组和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加,除正常组与上皮单纯增生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任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phB4 mRNA在以上任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转录水平,survivin的表达与口腔黏膜从正常到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而EphB4则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996.
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癌(oralsquamouscellcancer,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役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黏膜白斑(其中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15例,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10例)及3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p5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正常口腔黏膜和白斑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 3%;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 9%,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7%、75%和33. 3%,统计学分析表明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 05)。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蛋白阴性表达;白斑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 3%,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 1%、58. 3%和50%,统计学分析表明p53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 05)。p53阴性表达的14例OSCC组织中有5例PTEN也阴性表达。结论:OSCC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异常表达,说明PTEN和p53基因突变或缺失  相似文献   
997.
《Cell transplantation》1998,7(2):165-174
Encapsulation of cells within polymer membranes prior to transplantation provides a novel means of achieving continuous, site-specific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molecules to the CNS. The use of encapsulated dopamine-secreting cells that can be transplanted directly into the striatum has particular appeal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and timely review of the progress that has been made over the past decade using encapsulated PC12 cells as a means of delivering dopamine and l-DOPA to the striatum in rodent and primate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e polymer membranes are well tolerated and biocompatible. Encapsulated PC12 cells survive in vivo for up to 6 mo, they release dopamine into the surrounding host striatum, and they clearly improve behavioral function in both dopamine-depleted rodents and primates. Although these results are promising, fundamental issues remain concerning the extent of dopamine diffusion from the polymer membranes and the number of devices needed for behavioral improvement, and the duration and consistency of cell viability and device output. Nevertheless, this technology appears to be a promising means of avoiding many of the practical, societal, and ethical issues tha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other transplantation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离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LC9-G5轻链可变区(liht chain variable region,VL)基因,并测定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 使用PCR方法体外扩增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LC9-G5 VL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重组子测序,将其序列使用数据库NCBI和Kabat进行分析.结果 这段序列与小鼠卵巢癌抗体VL基因的同源性为99%,基因全长336 bp,属于小鼠免疫球蛋白轻链第Ⅱ亚类,该VL基因序列已被Gene Bank收录,收录号为U60463.结论 该基因为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LC9-G5轻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或盆腔转移性肿瘤及放疗等引起的恶性输尿管梗阻的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恶性输尿管梗阻病人85例,采用腔内泌尿外科微创治疗,其中72例经尿道膀胱镜下(25例)或输尿管镜下(47例)留置双J管,单侧42例,双侧30例,13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顺行放置2根双J管。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9(6-24)个月。术后下腹不适15例,排尿时腰部胀痛22例,肉眼血尿3例,均自行缓解。腹平片未发现双J管移位。术后3个月更换双J管时,未发现导管周围结石形成。71例患者留置双J管后引流通畅,尿量明显增加,肾功能复查,肌酐5-7 d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示置管侧肾积水减轻。14例患者术后B超示肾积水无明显改变,肾功能改善不明显,改行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8例术后9-15月再发梗阻,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恶性输尿管梗阻的腔内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以为患者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IL-15的分泌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利用改良的MTT比色法测定CTL12细胞增殖程度而确定I国5水平的方法,测定了2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和40例健康人外周因单核/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5的分泌水平。结果:无论刺激与否,哮喘病人IL-15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哮喘病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IL-15的分泌水平异常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