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较高,约10%的生育期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不孕女性占20%~50%,严重影响育龄女性身心健康。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范围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也称卵巢巧克力囊肿)是最常见的类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因自身病理及医源性因素而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导致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不孕。因此,保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时,需注重个体性差异,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更好地保护患者生育力。本文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案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栓弹力图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2-01-2022-06本院早发T2DM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两组:DPN组(n=10例)和单纯T2DM组(n=8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凝五项和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DPN组凝固角(Angle角)为73.50(66.95-75.63)°高于单纯T2DM组67.10(63.50-68.50)°(P<0.05)。DPN组凝血块最大强度(MA值)为67.70(63.08-74.88)mm,高于单纯T2DM组59.50(54.95-61.70)mm(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gle角、MA值为D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0.618、0.683,P<0.05)。结论:早发T2DM合并DPN患者Angle角、MA值增大,二者均为DPN的独立危险因素,或可成为DPN诊断的血清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成人重度肾积水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CN)留取肾盂引流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3月,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10 ml/min的成人单侧重度肾积水病人33例,均行PCN治疗,收集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及术后1个月患肾GFR、PCN术中及术后1个月引流液中生化指标,以及术后1个月患肾GFR恢复情况。将33例病人分为肾功能改善组(18例)和肾功能未改善组(15例),分析两组病人引流液中mAlb、TRF、IgG、α1-MG、β2-MG含量在术中、术后的差异,以及与患肾GFR的相关性。结果 PCN后1个月,肾功能改善组mAlb、TRF、IgG、α1-MG、β2-MG含量较术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FR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中α1-MG、β2-MG含量及术前、...  相似文献   
134.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特征的乳腺癌,总体预后不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起到对肿瘤细胞增进或抑制。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常见的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可以通过缩小原发肿瘤达到降期保乳、保腋窝或使“不可手术乳腺癌”转变为“可手术乳腺癌”,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可选的临床思路。目前,TNBC的NAC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作为重要的生物免疫标志物,在这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TILs在TNBC的NAC疗效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孝感市中心医院98例患者的胸水,患者入院后均行胸水PCR、胸水ADA、外周血T-SPOT,并以胸腔镜活检或临床诊断为诊断金标准,计算PCR独立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胸水PCR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53.8%,低于胸水ADA及外周血T-SPOT的敏感性(P<0.05);胸水PCR特异性最高,与胸水ADA、外周血T-SPO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胸水PCR、胸水ADA及外周血T-SPOT并联诊断时,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最高,占比高达96.2%。结论胸水PCR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敏感性适中,但特异性较高,三者并联检测时敏感性最高,可减少漏诊率;两者或三者串联检测可提高胸水ADA及外周血T-SPOT的特异性,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β-链蛋白(β-catenin)、双糖链蛋白聚糖(Biglycan)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两项指标与结肠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的关系及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根治术后结肠癌标本及其癌旁正常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β-catenin、Biglycan蛋白,以癌旁正常肠组织为对照,光镜下评估各项指标表达情况。采用PCR方法检测分析微卫星状态并分组。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iglyca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Biglyca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β-caten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升高与Biglycan蛋白阳性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922)。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在结肠癌中MSI-H与MSI-L/MSS两组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glycan与β-catenin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预后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且二者表达相互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结肠癌的WNT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急性脑干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案及预后。方法:报道1例表现为孤立性急性脑干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54岁女性,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右侧面部疼痛,共济失调。头部MRI提示:延髓右侧异常信号。血清及脑脊液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经糖皮质激素冲击、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好转。搜索既往报道,获得表现为脑干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4例,均为女性,平均首发年龄35.25岁(22~60岁),血清AQP4抗体阴性1例,阳性3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表现为孤立性急性脑干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较少见,易误诊。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评价山奈酚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与HIF-1α/HK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70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LPS组)、山奈酚处理组(LPS+KAE组)、脓毒症+DMOG处理组(LPS+DMOG组)和脓毒症+DMOG+山奈酚处理组(LPS+DMOG+KAE组),每组14只。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法建立SD大鼠脓毒症模型,不同处理组于LPS注射24 h后分别腹腔注射山奈酚50 mg/kg和(或)DMOG 50 mg/kg。LPS注射48 h后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肝脏、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Lac)、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NF-κB/p65和IL-6活性。比色法检测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髓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酮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记电泳检测CD11b、HIF-1α、HK2、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比较,LPS组血清Lac、ALT、AST、γGT、TBIL含量升高,肝脏乳酸/丙酮酸、N...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上臂淋巴示踪技术(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在乳腺癌腋窝选择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均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其中联合行上臂淋巴示踪46例(ALND+上臂淋巴示踪组,均为示踪成功的患者),单纯行ALND者92例(ALND组)。分析上臂淋巴结与腋窝淋巴之间的解剖关系。对两组乳腺癌患者术后腋窝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及上臂淋巴示踪的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上臂淋巴示踪+ALND组术后第1天、第2~4天、第5~7天的引流量较ALND组术后引流量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上臂淋巴示踪+ALND组术后总引流量显著少于ALND组(P<0.05)。ALND组术后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0.65±2.08)d,上臂淋巴示踪+ALND组术后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85±1.25)d,上臂淋巴示踪+ALND组腋窝引流管置管时间较ALND组明显缩短(P<0.05)。84.8%(39/46)的患者上臂淋巴结在D区被识别。术后上臂淋巴示踪+ALND组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5.2%(7/46),显著低于ALND组的38.0%(35/92)(P<0.05)。结论上臂淋巴示踪技术可以保护患侧上臂淋巴通道,减少术后腋窝引流量,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0.
目的通过后腹腔镜零阻断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ZS-RLPN)用于局限性肾肿瘤的临床治疗,分析该项技术对肾功能保护方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泌尿外科从2020年7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25例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12例患者行阻断肾动脉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O-RLPN),B组13例患者行ZS-RLPN,通过对比两组在术中手术时长、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24 h内血肌酐值及血尿素氮值,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感染、漏尿等)、病理切缘阳性率、输血率、术后3个月肾动态显像测定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短期随访复发率、转移率等方面的整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24 h血肌酐[(84.66±4.64)μmol/L vs.(78.00±8.76)μmol/L)]、术后24 h血尿素氮[(8.06±1.18)mmol/L vs.(6.33±2.14)mmol/L)]、术中出血量[(93.25±23.65)mL vs.(138.21±13.7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术肾GFR[(40.06±4.67)mL/min vs.(43.22±6.15)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零阻断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效果确切,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