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1160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62篇
中国医学   1937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高脂饮食+缺血再灌注诱发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bcl-2、Bax基因表达情况,并以化浊清脑合剂进行干预。结果发现模型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基因表达增强,Bax尤为明显,bcl-2/Bax比值变小,化浊清脑合剂可以逆转这种改变。表明化浊清脑合剂可以抑制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2.
不同针刺方案对偏瘫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案对中风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2次分别针刺健患侧腧穴,对照组每日1次针刺患侧腧穴.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分级达Ⅳ级以上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良好率为74.3%;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2.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每日2次健患侧腧穴交替应用的针刺方案更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3.
三七配伍抗炎镇痛治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冬英  钟正贤  何飞  陈学芬  陈卫卫 《中药材》2005,28(10):935-938
目的:观察三七不同配伍关系抗炎、镇痛、防治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三七与各药味用与不用的组合,选择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等3项药理指标对所得8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结果采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方法将所得作药理数据和组方分析,探讨三七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正交试验从8个处方中确定了最佳处方:用田七、白芨、黄芪、牡丹皮4味中药组合时对耳廓肿胀抑制作用最好.用田七、黄芪、金银花为药物组合时,对小鼠扭体实验的镇痛作用最强.用田七、黄芪、牡丹皮、金银花为药物组合时,对抗应激性胃溃疡作用最好.结论:本研究为探讨三七配伍抗胃溃疡的药效规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椎间盘退变可能产生颈和腰神经根病、颈脊髓病、特发性后背痛、坐骨神经痛.这些疾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不仅使病人失能,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药是临床上非手术干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药对退变椎间盘干预作用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清肝明目方对急性葡萄膜炎患者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技术在使用清肝明目方干预治疗前后,检测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葡萄膜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IL-2 mRNA表达较正常人增高,而TGF—βmRNA降低;经清肝明目方干预治疗后患者IL-2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TGF—βmRNA表达升高,其中TGF—βmRNA表达的升高与单纯使用激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清肝明目方对急性葡萄膜炎患者细胞因子mRNA表达有一定干预作用。并具有保持激素减量后病情稳定,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对肿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细胞集落形成法、生长曲线法测定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人肝癌细胞株Hele7404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山梨猕猴桃根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对7类肿瘤细胞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MTT法抑制率在30%以上,细胞集落形成法抑制率在50%以上,细胞生长曲线图提示其对肿瘤细胞生长也有较好抑制作用。结论:山梨猕猴桃根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RP—HPLc/LC—ESI—MS方法。方法:拳卷地钱叶经过80%乙醇提取后,减压蒸馏,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用甲醇-氯仿配比为25:1,25:2,25:3……2:25,1:25混合溶液洗脱,各洗脱液进行RP—HPLC分析,较纯的洗脱液进行LC—ESI—MS分析,为制备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提供指导。结果:氯仿与甲醇配比为25:15、25:16、25:17、25:18的洗脱液经过RP—HPLC分析为单一组分,tR为12.1min,与对照品芹菜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共注射进行RP—HPLC实验,发现峰高增加,tR为12.1min,UV[λmax为336/296(sh)/267nm]和IR光谱与芹菜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基本一致。LC—ESI—MS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品芹菜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分子量相同为446。结论:由此可以鉴定该洗脱组分为芹菜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  相似文献   
78.
HP450具有细胞色素P450特征和抗组胺药敏感的双重性,它在不同的大鼠肝脏疾病模型中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与肝脏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肝癌发生过程中HP450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均发生了变化。HP450有可能作为诊断肝癌的新指标,在预防和治疗肝癌中可能作为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79.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为乳腺疾病的首位。临床上以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及局部疼痛为特征。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采用壮药为主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0例,获得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经治疗进入愈合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治疗组予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维持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每2周随诊1次,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随诊,观察随诊复发病例数,疗程结束后有效、镜下复发、Hp阳性例数。结果:治疗组随诊复发率16.7%(4/24),对照组25.0%(6/24),(P>0.05);治疗组有效率70.8%(17/24),对照组62.5%(15/24),(P>0.05);治疗组镜下复发率20.8%(5/24),对照组29.2%,(P>0.05)。治疗组Hp阳性率12.5%(3/24),明显低于对照组41.7%(10/24),(P<0.05)。结论: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抗PU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