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维持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均存在着慢性微炎症状态,其标志物为C-反应蛋白(CRP),慢性炎症反应可导致肾性贫血,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研究证实,HA型树脂灌流器可有效吸附炎症介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少心血管的并发症。我们自2007年10月~2008年6月对维持血透的CRF患者采用丽珠HA130型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3个月后观察在改善患者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残胃贲门癌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残胃贲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2例残胃贲门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胃大部切除至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4~21年。行残胃全切除并食管胃肠Roux-Y吻合术10例,开腹探查术2例。结果 术后存活3年以上者5例,占41.7%(5/12),存活5年以上者3例,占25%(3/12)。结论 首次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为残胃贲门癌发病高峰期。残胃贲门癌发生似与首次术式有关,以Billiroth发病率高且发病间期短。早期诊断及时外科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53.
54.
小儿颅内肠源性囊肿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源性囊肿多发生在脊髓 ,而颅内极为罕见[1,2 ] 。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小儿颅内肠源性囊肿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女 ,9岁。头痛呕吐 4个月 ,进行性加重伴有行走不稳 ,双眼视物模糊 ,在外院以“梗塞性脑积水”行侧脑室———枕大池分流术。术后症状曾一度好转 ,3个月后再度出现头痛呕吐及行走不稳 ,检查 :双侧视乳头继发萎缩 ,水平眼震 ,Romberg’s征阳性 ,入院后颅脑CT扫描 :第Ⅳ脑室极度扩大 ,6cm× 5cm×5cm ,边界清晰 ,CT值 4 5 .7Hu ,侧脑室及Ⅲ脑室不扩大。颅脑MRI扫描 :后颅窝正中见一占位性病变 ,T1加权…  相似文献   
55.
我院2004年11月8日收治了1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患者,因病程长、并发症的折磨导致抑郁、轻生及血糖等代谢指标不稳定。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有针对性地实施糖尿病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本例患者的个体化教育体会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中专文化,教师。确诊2型糖尿病12a,进行性加重5a,伴四肢麻木、疼痛2a。2004年8月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6~11mmol/L,餐后血糖9~15mmol/L,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痛苦面容,双眉紧锁,少言寡语,家人用轮椅推入病房。检查:FBG10.5mmol/L,FPG13.4mmol/L,HbA1c7.7%,血压95/…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对大鼠脑内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探讨胆碱能损伤和雌激素缺乏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分组: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双侧卵巢切除组、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对照组,每组7只。②模型制备:穹隆海马伞切断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仅后,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动物麻醉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等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10&;#215;40倍)计数平均单个视野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2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皮质区,海马C点1区,杏仁核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阳性细胞数: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双侧卵巢切除组、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皮质区:(2.97&;#177;1.45),(3.89&;#177;0.65),(4.71&;#177;2.81),(32.60&;#177;7.33)个/视野;海马CA1区:(6.83&;#177;2.41),(4.59&;#177;4.50),(3.67&;#177;3.53),(50.57&;#177;5.85)个/视野;杏仁核复合体区:(14.43&;#177;6.75),(13.80&;#177;3.63),(15.74&;#177;5.72),(35.43&;#177;10.49)个/视野;Meynert核区:(5.77&;#177;6.62),(7.03&;#177;6.77),(0.22&;#177;0.37),(48.77&;#177;7.10)个/视野,(P〈0.01)]。②在Meynert核区,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和双侧卵巢切除组(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和卵巢切除可导致大鼠脑内多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减少,两种方法合用对胆碱能神经损伤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7.
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已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患病率居首位,且每年以3%~6%的速度递增,发病日趋年轻化,比西方国家平均提前10~15年[1].  相似文献   
58.
背景:研究表明,亚低温和适当升压对脑缺血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脑保护效果。目的:通过升压联合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脑保护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对照设计。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和一所市级医院的皮肤科。材料:实验于2001-03/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完成。选择64只成年Wistar大鼠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升压组、亚低温组及升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联合组),每组16只动物,缺血3h再灌注;对照组常温不予处理,升压组缺血2h给予升压处理3h,亚低温组缺血2h开始亚低温干预,联合组联合应用亚低温组和升压组治疗方法。缺血24h处死动物。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破坏情况:结果:升压组、亚低温组及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为(2.12&;#177;0.54)分、(2.14&;#177;0.69)分、(1.78&;#177;0.61)分,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7.65&;#177;4.78)%,(16.21&;#177;3.79)%,(11.31&;#177;3.64)%,Even’s蓝染色体积分别为(56.63&;#177;10.70)mm],(53.52&;#177;8.44)mm^3,(38.45&;#177;5.25)mm^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177;0.64)分,(28.34&;#177;4.13)%和(94.87&;#177;15.34)mm^3];而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和Even’s蓝染色体积明显小于单独升压组和亚低温组(P均&;lt;0.05)。结论:升压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联合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9.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约10%~30%,尤其是急性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可高达14.4%~67%。而阑尾炎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阑尾切除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占很大比例,因此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0.
应用ELIAS法测定80对不明原因的原发性币孕夫妇血清,宫颈粘液、精浆中AsAb.用抗补体法对精浆中SPIM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发现不孕组女性血清及宫颈粘液中AsAb阳性率分别为26.25%、40%.不孕组男性精浆中AsAb阳性率为18.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孕组男性血清中AsAb阳性率为11.2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孕组男性精浆中SPIM含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认为:“不明原因”的原发性不孕夫妇的AsAb阳性率较高,AsAb主要分布于宫颈粘液和精浆中.且多存在于女性,高滴度的AsAb和SPIM含量减少是造成原发性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