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评价以茵陈为主的中药方剂对ABO母儿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作用。方法:对349例抗体滴度≥l:64的ABO母儿血型不合孕妇进行研究,其中307例孕期给予以茵陈为主中药方剂治疗,余42例作为对照,观察孕妇抗体滴度的变化及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情况。结果:孕妇服药后抗体滴度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为87.6%;孕期抗体滴度为1:64的孕妇中,治疗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茵陈为主的中药方剂对ABO母儿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将抗体滴度≥1:64定为孕期干预指标可以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常采取化浊逐瘀解毒兼以扶正的方法,而应用助阳化气这一方法较少,在临床辨证时往往忽略疾病过程中的寒性症状。笔者团队治疗本病以"肝病实脾"为指导思想,以疏肝健脾、化浊祛瘀为大法,同时注重助阳气化,针对痰、湿等阴浊之邪,善用淫羊藿,不仅使诸药达归病所,且能助阳化气,祛湿化浊,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顺铂及 5 氟脲嘧啶 (5 -Fu)化疗对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比较艾迪辅助组和非艾迪辅助组的肿瘤缓解率、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艾迪注射液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两组的肿瘤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艾迪注射液以扶正解毒作用配合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生化、免疫、基因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概况,以期为今后制定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功能性腹胀的证型有11个,分别为肝气郁滞证、肝脾不和证、脾胃虚弱证、湿热蕴脾证、肝胃不和证、脾虚痰湿证、寒湿困脾证、饮食内停证、脾肾阳虚证、寒热错杂证、肾虚血瘀证等。其中,基于临床经验辨证分型多数从肝脾胃肾入手,主要从三个证型、四个证型、五个证型进行治疗。而对功能性腹胀的文献研究则是以单一证型的专方研究为主,其中实证证型居多。同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知,功能性腹胀的发生与肝脾胃肾四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沈阳市胸科医院结核内科收治支气管结核患儿3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年龄7~14岁儿童支气管结核32例。确诊前误诊32例,误治时间2周至1年。确诊15例,临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7例。(2)临床表现:发热21例,肺部闻及哮鸣音7例。(3)X线片异常32例;肺CT检查发现支气管淋巴结结核10例;发现支气管形态异常9例。(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结核32例。(5)病原学检查阳性率37.5%(12/32)。(6)病程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达59.4%(19/32)。(7)接受抗结核治疗32例,治愈30例,失访2例。结论儿童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高,疗程长,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直接影响结核病愈后。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对控制结核病的进展,减少支气管结核的发生,减轻支气管结核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腹部手术、腹腔感染或电解质紊乱后肠壁受到损伤或炎症刺激等影响而致肠功能紊乱、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诱发的肠梗阻[1]。近年来,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患此病的比例逐渐增高,且往往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合并症多,给治疗上带来很多难点。本文选取老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48例进行临床观察,发现从肝郁脾虚论治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三香颗粒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加味三香颗粒,80 ml水溶解后,鼻饲胃管注入,夹闭lh后抽吸,鼻饲胃管拔出后改为冲服,两组均治疗14天.评价其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治疗后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疗效.结果 治疗组证候疗效、脘腹胀满、腹痛、食欲不振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90.63%、93.75%、90.63%,对照组分别为53.13%、56.25%、46.88%、53.13%,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l).结论 加味三香颗粒治疗结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治结核病儿童应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易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沈阳市胸科医院收治住院的初治结核病患儿中,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后2周至3个月内出现肝损害36例。14例(38.89%)患儿有诱发肝损害的高危因素,其中患儿同时应用其他类药物12例,轻度营养不良1例,丙肝病毒携带者1例。分析36例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治疗转归。结果 36例结核病患儿,接受抗结核初治治疗方案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肝损害(急性肝炎型23例、急性瘀疸型5例、混合型8例)。予调整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停用可能致肝损害药物(阿奇霉素、红霉素、解热镇痛药、头孢类抗生素等)后,36例患儿均完成结核病治疗疗程,治愈结核病。结论诱发儿童肝损害的初治结核药物中以利福平、吡嗪酰胺为首。联合应用其他类药物治疗或伴营养不良、肝原有疾病等,会增加结核药致肝损害的风险。停用可能致肝损害药物,针对肝损害不同程度,予保肝治疗,选用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予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以达到减轻患儿疾病痛苦,缩短疗程,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296例哮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检测值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作期冷哮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2),热哮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检测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5);缓解期脾虚型血红蛋白则较其他型偏低(P=0.03)。结论哮喘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