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3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激素及环磷酰胺(CTX)用药的不同阶段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治疗后24个月的ds-DNA、补体C3、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应用激素及CTX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20.7%),显著缓解16例(55.2%),部分缓解6例(20.7%),无效1例(3.4%);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10.3%),显著缓解8例(27.6%),部分缓解6例(20.7%),无效2例(6.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激素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分析聚山梨酯-80对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杂质吸收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84nm的波长处测定聚山梨酯-80溶液及以其为增溶剂的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吸收度.结果: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吸收度随聚山梨酯-80溶液的吸收度升高而升高.结论:聚山梨酯-80对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3.
糖尿病性胃轻瘫存在调节胃正常生理状态的几种关键组织细胞异常,包括胃自主神经支配异常,Cajal间质细胞受损和胃体肌壁巨噬细胞的变化等方面。巨噬细胞可能是引起其他类型细胞潜在损伤的关键细胞类型。本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调节胃生理状态的异常组织细胞予以分析,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骶区按摩配合热敷预防急性尿潴留(AUR)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8年6月治疗的AUR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骶区行手法按摩配合热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尿潴留持续时间及护理干预后的导尿率。结果 实验组首次自主排尿时间少于对照组[(235.33±51.34)min vs(293.13±63.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UR持续时间为(517.15±136.72)min,对照组为(879.53±158.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区按摩配合热敷对AUR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首次自主排尿时间,降低导尿率。  相似文献   
135.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免疫治疗已获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总结AL免疫治疗的结果和经验,如抗CD19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抗CD3/19双特异抗体治疗,使部分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efractory relapse acute B lymphocytic leukemia,r/r B-ALL)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本研究团队采用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明显提高第一次CR期中低危险性A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其他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开展,如针对其他靶点的抗原嵌合受体基因工程修饰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其他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针对免疫细胞周期卡控点的抗体或药物等。多种免疫治疗及方法的联合有望提高AL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从而减少采用对生存质量影响更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CT)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6.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5~90 min,术后6~12 h可下床活动,无明显慢性疼痛及异物感。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2例,阴囊积液3例,阴囊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6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疝网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目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血浆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维生素、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 选取44 例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回输干细胞的时间分为移植前、移植期和移植 后三组,采用质谱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浆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维生素、类固醇激素含量。结果 与移植前相比, 移植期患者血浆中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瓜氨酸(citrulline,Cit)、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镁(Mg)、 砷(As)、维生素D3,5- 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ic acid,5-MTHF)、可的松、皮质酮和氢化可的松浓度 明显较低,锌(Zn)、铬(Cr)和锶(Sr)浓度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移植期比较,移植后 患者体内3- 甲基组氨酸(3-methylhistidine,3MHis)、丙氨酸(alanine,Ala)、Cit,甘氨酸(glycine,Gly)、Hyp, 磷酸乙醇胺(phosphoethanolamine,PetN)、肌氨酸(sarcosine,Sar)、Mg,As,硒(Se)、维生素A、维生素E、 维生素K 和5-MTHF 浓度均显著增高,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和Cr 浓度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浆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维生素、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对血液 病患者有选择的进行营养补充,提高免疫功能及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和对照组(帕罗西汀)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等2、4、6、8周末的HAMD及TES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6周末、8周末,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前、治疗2周末及治疗4周末,两组HAMD评分分别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6周末、治疗8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2周末脱落1例,对照组治疗3周末脱落3例,观察组治疗8周末的疗效达82.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59.3%,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视物模糊,用药时间延长或调整剂量后可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9.
目的:调查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数和销售金额明显增长,尤其是活血化瘀类种类及用量都在增长。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40.
药物中杂质及有害物质控制限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药物研发技术和检测方法的快速发展,各国均制定了杂质或有害物质残留控制的指导原则。遵循“建立研究目标→确立杂质检测方法→样品检测→综合评价→建立限度并进行控制”的研究思路,根据杂质的不同来源、杂质的危害性、过程中去除的难易等因素来确定其在终产品中是否定入质量标准。从以上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药物中杂质及有害物质控制限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