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神经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追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对肥胖有病态恐惧、拒不维持正常人体的最低体重、女性通有闭经现象等为特征,好发于女性青春期(95%),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在本病的发病机制申起一定作用。此病多在个体的生活境遇发生重大改变,且自觉难以应封时发病。本文运用心理动力疗法、认知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对1例神经性厌食症进行心理咨拘,效果良好。提示:(1)探究患者的成长史及人格结构与目前症状的关系,对于改善患者的人格状况、提高应封能力,防止核病复发有效。(2)针封患者认知上的体象障碍,进行认知行为纠正,对于根除症状,预防复发有效.(3)针封与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进行家庭治疗或家庭干预,有助于患者症状缓解,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阿魏酸、芍药苷、红花黄色素、川芎嗪对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β1-40对大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活性的影响;并检测补阳还五汤中各有效成分对AD大鼠模型BMVEC增殖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对AD模型有作用,各剂量黄芪甲苷、阿魏酸、芍药苷、红花黄色素、川芎嗪均可降低AD模型BMVEC增殖率(P0.05),且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黄芪甲苷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可显著抑制AD模型BMVEC增殖,为补阳还五汤对AD的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马钱苷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该模型中黑素生成及其作用的影响。方法:常规体外共培养人黑色素瘤A375、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以UVB20 m J/cm~2照射后加含马钱苷的培养液作用24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多巴氧化法研究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免疫印迹法测定P38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马钱苷0.01μm/L可抑制UVB诱导的表皮黑素单位中酪氨酸酶活性增高,减少黑素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蛋白表达减弱信号通路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而实现的。结论:高浓度马钱苷可明显抑制P38MAPK通路,进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90例脑中风后遗症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针刺疗法,观察组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观察2组脑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情况、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表现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更少;观察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情况、运动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为良好;观察组各项临床表现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能够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蜈蚣草Pteris vittata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95%乙醇对蜈蚣草进行回流提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提取物,萃取物经过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进行解析;通过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获得的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映-3β-羟基-贝壳杉-16-烯(ent-3β-hydroxy-kaur-16-ene)(1),对映-3β-乙酰氧基-贝壳杉-16-烯(ent-3β-acetoxy-kaur-16-ene)(2),13-[(2-O-β-D-glucopyranosyl-3-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yl)-oxy]ent-kaur-16-en-19-oic acid β-D-glucopyranosyl ester(3),13-[(2-O-α-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oxy]ent-kaur-16-en-19-oic acid 2-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 ester(4),越南巴豆素C(crotonkinin C)(5)和越南巴豆素D(crotonkinin D)(6)。抗炎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较强的抑制NO产生作用,IC_(50)值分别为9.5、8.3μ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研究发现化合物1和2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6.
97.
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脑室出血铸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差.死亡率31.6%~76.6%,幸存者常残留功能缺损及智力障碍。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如开颅清除血肿,则创伤大,致残率很高。为探讨全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48例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诊断为肌性斜颈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经过6个月推拿治疗,进行超声声像图前后对比。结果:推拿治疗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超声声像图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效。  相似文献   
99.
中药玉竹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科植物玉竹用于抗衰老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药理学实验也证明玉竹从多个角度发挥抗衰老作用。本文从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功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改善学习记忆力以及微量元素与衰老等多个角度,对玉竹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0.
肢体经络病证是肢体与躯干的痛、痹、痿、痉、颤为病变特征的一类病证总称。共性特征为邪袭经络而痛痹、经络失养而拘痉、气血瘀滞而痿颤。治疗要依据病证、寻其病因进行通经活络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