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8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时侧支循环的开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检测手段,观察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性病变时开放侧支循环的特征。 方法:选择2003-10/2004—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动脉重度狭窄(70%)闭塞患者150例,均由放射介入科医师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全脑血管造影,至少正侧位两个方向投照,全面展示颅外、颅内动脉病变及侧支代偿情况。确定颈动脉及合并其他动脉病变情况,确定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前/后软脑膜吻合各侧支开通情况,分析侧支循环开放和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结果:150例患者中侧支出现102例(68%),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后软脑膜吻合、前软脑膜吻合出现率分别为58.8%。47.1%。45.1%,41.2%,7.8%。随单侧颈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加重,侧支出现增加(r=0.673,P〈0.001)、开放侧支途径≥2条(和1条相比)增加(r=0.273,P=0.014)、前交通动脉开放增加(r=0.31l,P=0.005)、眼动脉侧支出现增加(r=0.237,P=0.033);合并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时,不利于前交通动脉的开放(χ^2=6.575,P=0.010);双侧颈动脉病变后软脑膜吻形成增加(χ^2=7.094,P=0.008)。 结论:单侧颈动脉病变时前交通动脉是主要的代偿侧支,合并颅内动脉病变前交通动脉开放减少;血液动力学受损严重时,次级侧支出现增多。  相似文献   
62.
目的:加深对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的认识.以期使患者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及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法:总结1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皮质醇节律消失,尿游离皮质醇明显升高,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均支持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患者手术后病理提示为增生的垂体组织,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一般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亦不被抑制。结论:库欣综合征确实是一难诊难治疾病,通常的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需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本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需多科室的密切合作才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3.
61例中重度Graves眼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或放射治疗对Graves眼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985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1例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5例,眼眶放射治疗组16例,糖皮质激素加眼眶放射联合治疗组30例。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均有明显变化(P<0.05),以激素加放射治疗组变化更为明显。放射治疗组、糖皮质激素组及激素加放射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5%、69%、90%。激素加放射治疗组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活动期中、重度Graves眼病放射治疗加激素联合治疗是一种比单独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中心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373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所有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随访.分析动态血压与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复发、心脑血管事件和心脑血管死亡的关系.结果 373例患者中,6例失访.367例患者完成随访,除外发生非心血管事件的28例患者,339例患者纳入最后的研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69例(20.4%),无事件者270例.事件组患者在年龄、既往卒中史、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NIHSS评分和非杓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事件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和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低于无事件组(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糖尿病发生率、既往卒中史、NIHSS评分、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卒中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结论 动态血压与卒中预后相关.年龄、糖尿病发生率、既往卒中史、NIHSS评分和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56例(UACR30 mg/24 h)、早期DN组39例(UACR 30~300 mg/24 h)、临床DN组31例(UACR300 mg/24 h),同期体检健康者63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galectin-3和nesfatin-1及血肌酐等指标水平,Spearman法分析血清galectin-3和nesfatin-1与病程及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临床DN组血清galectin-3[(8.55±2.96)、(10.62±3.63)μg/L]、nesfatin-1[1.64(1.17,2.01)、1.89(1.61,2.32)ng/L]均高于对照组[(5.92±1.29)μg/L、0.92(0.53,1.36)ng/L]、单纯糖尿病组[(6.43±1.69)μg/L、1.21(0.89,1.46)ng/L](P0.05),且临床DN组高于早期DN组(P0.05),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lectin-3与血肌酐呈正相关(r=0.562,P0.001),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526,P0.001);血清nesfatin-1与病程、血肌酐呈正相关(r=0.238,P0.001;r=0.597,P0.001),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573,P0.001)。结论 DN患者血清galectin-3和nesfatin-1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可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6.
67.
颅咽管瘤术后脑性盐耗综合征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是颅咽管瘤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颅咽管瘤手术后诊断为CSWS 67例,占同期颅咽管瘤手术的30.9%.我们对67例CSW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对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患者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确诊为SIADH患者6例,4例分配至托伐普坦组,口服托伐普坦15~60 mg每日一次,根据监测的血钠水平调整给药剂量;2例分配至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限制入量1 000 ml/d,根据监测的血钠结果,予低于3%氯化钠静脉输注并配合分次口服盐胶囊10~15 g/d,观察处理第4,7天的血钠水平与基线血钠水平的变化量、血钠水平首次达到正常的时间、治疗期间患者24 h尿量、体质量变化.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心电图、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托伐普坦组中各例患者血钠水平在治疗第1天开始上升,病例1,2,3,4治疗第4天的血钠水平较基线分别升高了22,16,14,11 mmol/L;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血钠水平较基线无明显变化.托伐普坦组中病例1,2,3,4治疗第7天血钠水平较基线分别升高了14,13,14,13 mmol/L;常规治疗组中仅病例2的血钠水平较基线升高了4 mmol/L,且常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钠水平均未达到正常低限.托伐普坦组的所有患者在治疗1d后尿量开始增加,第3天后趋于稳定,治疗期间24h尿量均大于1 500ml.常规治疗组患者在观察期间24 h尿量780 ~1 400 ml,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托伐普坦组患者体质量降低幅度略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均在正常范围.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论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较常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纠正SIADH患者低钠血症、减轻水潴留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9.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炎性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普伐他汀7d后血中炎性介质的变化,探讨脑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小于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26例,对照组2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用药前后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含量及血脂变化。结果两组hs—CRP、TNF-α、OX-LDL三项指标均较入院时升高。他汀组hs—CRP、TNF—α、OX—LDL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给予1周的普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炎性因子升高的幅度,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及脑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70.
谷氨酸单钠对大鼠睾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新生期Wistar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其青春期(52日龄)及成年期(100日龄)的睾丸。结果:各期给药组睾丸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睾酮(T)浓度给药组各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期给药组睾丸发育停滞,生精细胞停留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阶段、曲细精管内未见精子细胞,无精子形成。结果表明:新生期注射MSG的大鼠睾丸的生精过程受到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