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3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757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195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帕金森病(PD)是以运动减少、震颤和肌强直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晚期致残率较高。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一直是基本的治疗药物。近年研究表明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不但能缓解其临床症状,还可以克服左旋多巴的不足,且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主张将DA受体激动剂用于早发(<50岁发病)的PD患者或者与左旋多巴制剂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PD[2]。本研究观察了34例应用DA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缓释剂,商品名:泰舒达)或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丝肼,商品名:美多芭)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初步探索DA受体激动剂治疗中晚期PD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同时扫描肺动脉、下肢深静脉的联合成像检查技术.方法 15例疑为肺动脉栓塞的病人在16层螺旋CT上行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CT后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结果 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存在者8例,单纯肺动脉栓塞者2例,单纯下肢动脉栓塞者1例,二者均正常者4例.不同重建层厚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子.肺动脉、下肢静脉增强后的CT值显著高于栓子的CT值.结论 16层螺旋CT联合肺动脉、下肢静脉成像能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3.
<正>近年来,随着高通量透析技术的广泛开展,透析患者的血压的达标率逐渐增高,而降压药物的使用数量及剂量逐渐减少。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分析了吉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透析伴高血压的患者经过长期(24个月)的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1ux hemodialysis,HFHD)治疗后其血压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及中分子毒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5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采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效果显效37例(62.71%),有效17例(28.82%),无效5例(8.47%),总有效率91.53%.结论 应用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诊治情况,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CT诊断、实验室检查等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基础治疗及个体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3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痊愈50例,显效25例,好转7例,仅1例无效。结论糖尿病是发生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要对其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并对血压及血脂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是人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中的一员,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最主要的一种抑制剂。CysC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13.4kDa),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并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继而发生分解代谢,但无分泌,仅从尿中排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复用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8例采用复用血液透析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通过透析器复用机对透析器的血室容积(Tcv)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在使用百特CAHP-150醋酸纤维膜透析器第1次及第5、7、9次透析前、透析后的尿素氮(BUN)及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68例使用百特CAHP-150醋酸纤维膜透析器的患者在第1次及其使用第5、7、9次的透析前后BUN、Kt/V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第9次有大部分的透析器Tcv下降≥20%(P<0.05)。结论透析器复用能减少透析时补体激活,改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能降低患者透析费用;但透析器复用不能超过9次。  相似文献   
88.
背景:2008年就我会制定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与常用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600例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与SF-36的信度(Cronbach′α=0.76)相比,CQQC的信度更好(Cronbach’α=0.91),二者的效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4,P〈0.01)。目的:公布CQQC,报告CQQC测定的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9所医院的,包括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826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影响。结果:这次CQQC常模测定:(1)正常人平均得分为(93.93±26.53)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6.61±25.84),高血压3级患者生活质量(68.15±21.85)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级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3.46±21.4),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55.38±18.68)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51±17.16),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19±27.66)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1),正常人生活质量男性得分(96.54±28.15),显著多于女性(89.99±23.35),P〈0.001;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01),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三组除部分亚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3级,隐匿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外,男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8.72±25.49)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0.78±27.16,P〈0.001);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86.53±23.22)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52.64±20.26,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和≥3人家庭的得分(P〈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疾病、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脑区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甲基维生素B12对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3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1,2和4周时胼胝体、内囊和脑室周围MB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胼胝体、脑室周围和内囊MBP表达2周时增多,为(13.0±3.0),(15.2±1.8),(14.4±2.2)分/视野,4周时增多更显著,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甲基维生素B12治疗后,MBP表达减少,2周时为(8.4±0.6),(8.2±0.4),(9.6±1 3)分/视野,4周时减少更显著,与缺血再灌注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白质损伤在2周时开始出现,脑室周围损伤在2周时达高峰,4周后回落,胼胝体和内囊区的损伤至少持续4周.给予甲基维生素B12治疗后白质损伤显著改善,治疗时间最短不能少于4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对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高龄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合理用氧、排痰护理、药物护理、预防感染护理、舒适体位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综合护理方法。结果本组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3例经过综合护理及康复指导,治愈5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41%。结论高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护理,大部分可以治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康复指导对策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