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腺病毒是目前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转移载体,但由于其缺乏靶向性而严重限制了其介导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开发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病毒载体是腺病毒载体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而对腺病毒衣壳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靶向性感染肿瘤细胞是靶向性腺病毒研究的重点。现综述近年来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在本期杂志与您见面的时候,我们刚刚迎来2011年元旦,也即将迎来2011年春节,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本刊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也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广大肝病界的工作者们能给予本刊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相似文献   
24.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单药治疗还是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十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困惑.特别是在因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所产生的耐药问题而导致的治疗失败时,我们想到的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用T7噬菌体筛选系统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 应用T7噬菌体展示技术,以通过原核表达的方式得到的丙型肝炎病毒NS3为靶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筛选,对筛选到的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研究。结果 经鉴定得到2个阳性克隆,并确定能与丙型肝炎病毒NS3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serine peptidase inhibitor,cladeA,member 1(SERPINA1)和cyclophilin-LC。结论 T7噬菌体筛选系统是筛选相互作用蛋白的一种简单、快速和有效的手段,筛选到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探讨NS3的致病、致癌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它的感染不但与B型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且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MALT淋巴瘤和胃癌也有重要关系,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等肿瘤发生的相关致病菌。Hp在我国普通人群的感染率较高达到50%~80%,近年来,随着对Hp的深入认识,Hp感染与胃外疾病的关联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其理论依据是:局部炎症伴随系统的损害;持续的感染能诱发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感染的局部和远处器官的损害。现将Hp感染与胃外疾病的关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的小干扰RNA (siRNA)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前期研究的TGFβ1siRNA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GF β 1 siRNA 0.125 mg/kg组、TGFβ1 siRNA 0.25 mg/kg组和阴性对照组(0.25 mg/kg非特异性靶序列).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Smad2、3、4、7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Smad2、3、4、7的mRNA表达.多组间数据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 siRNA 0.25mg/kg组及0.125 mg/kg组Smad2/3、4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F值分别为115.538,117.178,P< 0.01),TGFβ 1 siRNA 0.25 mg/kg组表达量较0.125 mg/kg组少(P<0.05).TGFβ 1 siRNA 0.25 mg/kg组及0.125 mg/kg组Smad7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增加(F=125.34,P< 0.01),TGFβ 1 siRNA 0.25mg/kg组表达量较0.125 mg/kg组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之相似.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TGFβ1 siRNA可以明显抑制Smad 2、3、4基因的表达,且TGFβ1 siRNA 0.25 mg/kg组Smad2、3、4的mRNA表达量(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70±0.705、2.904±0.414、2.667±0.466)较TGF β1siRNA 0.125 mg/kg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998±0.329、5.827±0.781、5.102±0.102)明显减少(P<0.05).TGFβ1 siRNA 0.25mg/kg组及0.125 mg/kg组Smad7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增加(F=29.615,P<0.01),TGFβ1 siRNA 0.25 mg/kg组表达量较0.125mg/kg组多(P<0.05).结论 TGFβ1 siRNA干扰大鼠TGFβ1表达后,Smad2、3、4表达量明显降低,而Smad7表达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利于肝纤维化的改善.  相似文献   
28.
两种膜分离器对血浆置换后血细胞数及血生化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材料制备的膜型血浆分离器PS-06与Evacure-4A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对患者血细胞数、肾功能、血电解质及血氨的影响.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患者112例,应用KM-8800型血浆置换装置(Kuraray)和PS-06、Evacure-4A两种膜型血浆分离器,其中应用PS-06膜型血浆分离器(A组)54例,应用Evacure-4A膜型血浆分离器(B组)58例,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及血氨.结果: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增减百分率比较,其中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氨(NH_3)下降率(治疗后/治疗前)A组与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LT:92.2%±14.8% vs 99.8%±22.4%,P<0.05;Hb:88.1%±9.7% vs 94.8%±3.8%,P<0.01;NH_3:81.2%±22.7% vs 66.6%±13.7%,P<0.01),其他各项指标增减百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中Evacure-4A膜型血浆分离器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对血红蛋白影响较小,并能更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尿素氮、肌酐及血氨等毒性代谢产物,明显优于PS-06膜型血浆分离器.  相似文献   
29.
乙型肝炎病毒裸DNA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环化裸DNA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瞬时表达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肝细胞与HBV之间的互动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原代大鼠肝细胞(PRH)作为靶细胞,电转环化HBV DNA,于转染后1~10d各时点分别以Southern杂交和斑点杂交分析HBV DNA的复制中间体与复制形式,以IMX系统检测HBsAg、HBeAg,以western免疫印迹、免疫斑点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BcAg,用RT-PCR检测HBV S/X mRNA,并采用电镜观察有无Dane颗粒合成.以单纯电击PRH为对照组. 结果 HBV环化裸DNA在PRH中的复制为游离型,可见rcDNA、cccDNA和ssDNA等复制中间体;表达的蛋白质产物、HBsAg于转染后各时点PRH裂解液中均可检测到(P/N值4.83~85.69,阳性≥2.1),峰值于1~3d,转染后1~10d平均P/N值为18.239±27.459;PRH培养上清液中未检测到HBsAg;HBeAg于PRH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均呈阴性(P/N值<2.1);HBcAg于转染后1~3d时点内检测到低度表达;HBV S mRNA为阳性,而X mRNA为阴性;电镜未观察到Dane颗粒. 结论 HBV环化裸DNA转染原代大鼠肝细胞瞬时表达模型稳定性、可重复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30.
《中国卫生》2021,(4):89-9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2021年卫生健康工作安排提出: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如何打造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让更多患者愿意留在本地就医?如何落实三级医院功能定位,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近日,在《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皮尔法伯集团(中国)公益支持的“中卫沙龙--优质医疗资源如何提质扩容”座谈会上,多位医院管理者、业内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