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具有滋补肾阴、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通络退斑功效的滋肾活血凉斑方加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功效的火把花根片对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阴虚热毒血瘀证候的影响。方法:①选择1998-01/2005-0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院中西医结合科诊治的中医辨证为“肾阴虚兼热毒血瘀”证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门诊患者60例。男3例,女57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例,女38例)和对照组(20例,男1例,女19例)。②治疗组:予滋肾活血凉斑方加火把花根片治疗(滋肾活血凉斑方基本组成:女贞子30g,旱莲草30g,知母15g,蚕砂15g,千里光30g,白花蛇舌草30g,银花藤30g,丹参30g,益母草15g,僵蚕15g等;火把花根片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20027411,0.18g/片)。滋肾活血凉斑方水煎服,1剂/d,分3次服用;火把花根片0.9g,3次/d,2个月后逐渐减量。共干预6个月。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标准疗程治疗。③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各组进行疾病活动评分(抽搐8分、精神异常8分、脑器质性症状8分、视力下降8分、颅神经受累8分、狼疮头痛8分、脑血管意外8分、血管炎8分、关节炎4分、肌炎4分、管型尿4分、血尿4分、蛋白尿4分、脓尿4分、新出皮疹2分、脱发2分、口腔溃疡2分、发热1分、血小板减少1分、白细胞减少1分。计总分)。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疾病活动指标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血沉、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肾功;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6个月后进行阴虚热毒血瘀证疗效评估(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甚或加重)。④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期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6个月后疾病活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疾病活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治疗6个月后疾病活动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对血尿、蛋白尿、肾功异常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1)。④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肾活血凉斑方加火把花根片治疗活动期阴虚热毒血瘀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控制疾病活动,降低其异常升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阴虚热毒血瘀证候,其疗效优于强的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37水平变化,探讨IL-37与CHD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0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另选取35例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3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及SAP组血浆IL-37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ACS组血浆IL-37水平低于SAP组(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及SAP组外周血Tregs比例均显著降低(均P<0.01),ACS组外周血Tregs比例与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血浆IL-37水平与Tregs比例呈正相关性(r=0.564,P<0.01),与C反应蛋白、TC及LDL-C水平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431、-0.327与-0.653,均P<0.05),与TG、HDL-C及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HD患者血脂异常可能与IL-37水平下降有关,IL-37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可能与Tregs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两年来诊治的143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结果: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EOS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可明显缓解哮喘发作频率,延长其缓解期,中医药具有抗炎或协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白三烯B4(LeukofrieneB4,LTB4)与15-羟化二十碳四烯酸(15-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15-HETE)含量的变化以及异丙托溴铵对其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B组(COPD)、C组(异丙托溴铵组),每组12只.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肺组织匀浆液中的LTB4/5-HETE的含量.结果:COPD大鼠用力呼吸量(Forced expirafory volum in the 0.3 scond,FEV0.3)/用力肺活量(Forced vifal capacity,FV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Ri和Re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P<0.05),肺组织匀浆液LTB4和15-HETE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异丙托溴铵的干预可显著降低肺组织中LTB4和15-HETE的水平(P<0.001),但对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COPD大鼠LTB4/15-HETE水平增高,参与气道炎症过程.异丙托溴铵的治疗可降低肺组织中的LTB4、15-HETE水平,改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元胶囊对猪血清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水溶液组)6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猪血清,0.5 ml/只,腹腔注射,每周两次(星期一,星期四)共10周,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此同时给予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相应药物干预.造模、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动物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IV-C)及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免疫组化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结果:复元胶囊组血清中ALT、AST、HA、LN、IV-C、PCⅢ比模型组低,特别是复元胶囊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6.
资冲颗粒灌肠和灌胃对去势小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资冲颗粒灌肠和灌胃对去势小鼠雌激素水平及其效应的影响。方法对去势小鼠采用灌肠和灌胃两种方法给予资冲颗粒,并与己烯雌酚、女金丹进行对照。对小鼠阴道细胞角化指数、子宫指数进行计算;对子宫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资冲颗粒灌肠组、资冲颗粒灌胃组、己烯雌酚组、女金丹组作用相似,均可增加去势小鼠阴道细胞角化指数(P<0.01)、子宫指数(P<0.01),提高小鼠血清E2水平(P<0.05),增加小鼠子宫内膜厚度(P<0.05)。结论资冲颗粒直肠给药和灌胃给药均可提高去势小鼠雌激素水平和产生雌激素样效应。提示资冲颗粒促卵泡发育的作用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分析要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例导入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值得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主题明确、突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病例典型、可信,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导入、讨论、小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西医对肾炎蛋白尿产生机理的认识及其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中医"通因通用"治则原理运用于其中,即重视免疫复合物及炎症产物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蓉 《中国药房》2008,19(27):2087-2088
目的:研究麦芽对雄性小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给予青壮年雄性小鼠灌胃麦芽煎剂,每次1mL(相当于生药0.5g.mL-1),每日2次,连续14d,观察血中促性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血中E2水平显著增高,T水平显著下降,FSH、LH无显著变化。结论:麦芽可能通过影响雄性小鼠性腺轴而影响其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8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降脂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用药7天.于治疗开始前1天及结束次日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聚集率(PAG)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42b及PAC-1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Fg、PA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CD62p、CD63、CD42b及PAC-1表达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CD62p、CD63及PAC-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浆Fg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活化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