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2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例1男,23岁。有嗜烟酒史。因进食麻辣刺激性食物、饮250g白酒后,上腹部及胸前区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头昏7h,剧烈呕吐含暗红色血块及咖啡色样内容物,共4次,约350ml,在当地卫生院治疗2d,无明显好转,后转入我院。体查:P103次/min,BP100/70mmHg,轻度贫血貌,腹软,肝脾未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Hb102g/L,大便隐血阳性。胃镜示:距门齿24—32cm以左侧为中心可见破裂黏膜,其上附片状不规则薄白苔,周边黏膜潮红,水肿明显。经禁食、抑酸、保护胃黏膜、预防感染治疗2d后,恶心、呕吐诸症消失,出院常规服黏膜保护药1月,后复查胃镜,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2.
93.
按照《中国 2 0 0 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要求 ,于 1 991年制定了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调查了郫县 2 2所中心校及三分之一的村小学。结果显示 :郫县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 55 69% ,患病率为 3 47% ,居民尿碘中位数 60 0 0 μg/L ,水碘检测大部份未检出。根据调查结果 ,采取以全民普食加碘盐为主 ,辅以碘制剂补碘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截止 2 0 0 2年 ,本县学生甲状腺肿大率连续 4年稳定在1 0 %以内 ,2 0 0 2年为 7 91 % ,已连续 3年为零发病 ;儿童尿碘中位数自 1 998年以来均在 1 0 0 μg/L以上 ,2 0 0 2年达到 2 32 0 0 μg/L ,尿碘<2 0 μg/L的比例一直在 1 0 %以下 ,2 0 0 2年为 0 87%。根据以上三项消除碘缺乏病主要指标 ,郫县已经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对 2 3例周期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和手术治疗 ,了解周期性内斜视的临床性质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 5年多来诊断治疗的 2 3例周期性内斜视的病史、临床检查和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 3例病例具有典型的内斜位和正位交替的时间周期 ,所有的病例经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正位 ,手术越早 ,双眼视功能恢复越好。结论 :周期性内斜视是一种具有生物节律的特殊类型的内斜视 ,并最终转化为恒定内斜 ,发病机制可能有多种因素。尽早的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手术的正位率 ,并且可使病人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双眼视  相似文献   
95.
多发性骨髓瘤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贤芳  龚定全 《华西医学》1997,12(2):257-258
多发性骨髓瘤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早期不易做出诊断,本文从1980年至1996年共收治本病15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其中50岁以上3例,60岁以上8例,70岁以上4例,15例早期全部误诊,其中死亡10例,死亡率66.7%,由于对早期骨前,贫血,肺部感染,肾功损害等缺乏认识,造成临床误诊,通过本文的误诊分析,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96.
从心肝两脏论治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治疗咳嗽,无论新久,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治疗,鲜有从心肝两脏论治者.而临床上有咳嗽久治不愈者,转而从心肝论治,常获良效.现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2008~2010年度的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情况,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以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为目标,于2011~2012年度在门诊首次运用PDCA循环法。以病人主要不满意的问题为基础,制订本门诊循环工作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结果门诊工作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由2010年的86%提高到2012年的96%。结论 PDCA循环让管理者有目标,实施者有路径,对门诊的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比较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2种降压药物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种类及程度.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高血压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非洛地平组每日给予非洛地平片5mg,依那普利组每日给予依那普利10mg.治疗一周后测量血压未降至高压150mmHg以内,低压90mmHg以内,则应对每组相应的增加用药剂量.结果 非洛地平组的降压疗效相较于依那普利组明显,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 非洛地平用于患者降压作用温和、持久,具有24h时平稳降压等特点,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且使用方便,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且此药价格低廉,适合各阶层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郫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郫县农村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累计检查3 017人,蛔虫感染率为13.16%,钩虫感染率为10.31%,鞭虫感染率为3.18%,3种线虫年均总感染率为26.65%。土源性线虫感染率,2005~2010年分别为34.66%、23.46%、28.03%、26.68%、35.26%、11.78%。2005~2010年3种土源性线虫年均总感染率,男性为26.19%,女性为27.03%(P>0.05);3~、10~、20~、30~、40~、50~、60~、≥70岁分别为15.56%、26.96%、21.90%、27.24%、29.01%、32.30%、25.21%、22.28%;农民为27.58%,学生为23.66%,托幼儿童为15.08%(P<0.01)。历年合计调查3~12岁儿童245人,蛲虫年均感染率为0.41%。[结论]郫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钩虫感染率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全面了解郫县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探索出生缺陷人群监测与医院监测的异同。方法依照《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四川省成都市2008-2010年开展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选取对城镇与乡村具有代表性的郫县地区作为监测点之一进行了调查,并与同期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09年、2010年以及2008-2010年整体人群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医院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并且2008-2010年期间,通过延长出生缺陷监测时间至生后42天后,缺陷的发生率较医院监测缺陷发生率分别增加3.3%、10.8%及15.4%。因此2008-2010年间总的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增加9.9%。结论人群监测不仅逐步获得准确、可靠并能反映监测地区实际状况的主要出生缺陷基本信息,并且可动态观察主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评价干预效果和政府部门制定预防出生缺陷的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