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饮水、食物和(或)空气中含氟量过高而引起的一种以硬组织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Elsair等人研究表明,在接触氟的人群中,在骨骼受损害以前,机体就已经有生化方面的改变。因此,了解氟中毒时机体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有助于对氟中毒作用机制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2.
成骨肉瘤是来源于骨组织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年人,但在较大年龄的儿童亦可发生。5岁以下的幼儿则很少见。本文报告1958~1982年间我室诊断的7例小儿成骨肉瘤,并就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一、一般资料7例中女4例、男3例。年龄6~12岁。胫骨上端2例,股骨下端、股骨上  相似文献   
43.
无论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彻底阐明,近数十年来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少学者注意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但关于该系统在肾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许多人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增高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基础,而另一些人在肾性高血压患者及实验性肾性高血压动物中却未发现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的增高,可见,这一问题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自从70年代Tukesugi和Rosenberg等发现人体外周血存在不需要抗原致敏、从依赖抗体和补体介导,能直接溶解多种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株的淋巴细胞以来,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清除恶变细胞、抗感染和抗异源性组织的非特异免疫功能受到重视,近十年来国外已有不少报导,而国内有关资料报道不多,现将我们有关NK细胞与肿瘤的研究工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分组随机择取经活体组织、细胞学检查证实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139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47例。另取来自学生、职工、退休工人及献血者等健康个体355例,其中男性193例,女性162例做对照。按年龄分组:幼少年组2~17岁;青  相似文献   
45.
人体曼氏裂头蚴病不断有报告,但大脑曼氏裂头蚴病十分罕见,国内仅见张福林等报导过一洌。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30岁,贵州籍。因右侧肢体发作性抽搐七月余入院。七月前不明诱因先感右眼胀痛,右侧面部麻木,继而出现右侧上、下肢抽搐,人事不省,一分钟后自行缓解。以后每月  相似文献   
46.
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极少见,国内报告仅见10例。本文报告三例原发于脾脏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组织学类型:例1为结节型裂无裂细胞性,例2为弥漫型无裂细胞性,例3为结节型大细胞性。其中例3由于肿瘤结节间伴有显著的良性巨噬细胞增生和噬红细胞现象,著者认为形态学上符合 Jaffe 等1984年报告的模拟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淋巴瘤。  相似文献   
4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组织来源未定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发生在真皮,生长缓慢,容易复发而罕见转移。此类患者多为成年人,儿童极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男,12岁。四年前颈部长一拇指大小包块,在当地医院切除治疗,未作病理检查。10~+月前于同一部位又长出一圆形包块,遂来我院诊治。检查:颈后偏右侧  相似文献   
48.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存在于■啮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类不需要经过抗原致敏不依赖抗体和补体介导对靶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亚群。由于NK细胞能够非特异地识刚病毒、八侵的细菌等感染性病原体和外源性细胞、肿瘤细胞对机体抗感染和免疫监视等功能起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国外对NK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与效应有一些报道,国内有少量报告。我们研究了老年个体NK细胞活性以及性别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1979年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第五届鼻咽癌协作组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鼻咽癌临床TNM分类标准。本文根据这一新的TNM分类标准,研讨鼻咽癌的临床各期与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间质反应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48只,按染氟剂量分为对照、低氟、高氟3组.低氟组、高氟组大鼠以燃煤型地方病氟中毒重病区燃煤烘烤的当地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氟中毒大鼠模型,实验期为3、6个月,各8只大鼠.实验结束时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染氟剂量对逃避潜伏期时间、第7天穿过平台次数、逗留平台象限时间有明显影响(F值分别为29.29、6.47、6.50,P均<0.01):染氟时间对第7天穿过平台次数和逗留平台象限时间有明显影响(F值分别为16.11、45.59,P均<0.01);染氟剂量和时间对第7天穿过平台次数和逗留平台象限时间有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4.67、5.68,P<0.05或<0.01).3个月时,高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14.71±4.85)s]较对照组[(9.28±4.22)s]明显增加(P<0.05);6个月时,低氟组、高氟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12.42±8.03)、(17.48±8.05)s]较对照组[(7.04±3.29)s]延长(P均<0.05),高氟组第7天穿过平台次数[(1.62±0.87)次]和逗留平台象限时间[(16.70±5.02)s]较对照组[(3.53±1.67)次、(23.33±5.35)s]降低(P均<0.05).染氟剂量对乙酰胆碱酯酶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有明显影响(F值分别为12.83、13.27,P均<0.01);染氟时间对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明显影响(F=16.26,P<0.01).3个月时,低氟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0.55±0.12)kU/g]明显低于对照组[(0.73±0.10)kU/g,P<0.05],高氟组乙酰胆碱酯酶[(0.62±0.42)kU/g]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0.58±0.10)kU/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1±0.52)、(0.73±0.10)kU/g,P均<0.05].胆碱酯酶活性与逃避潜伏期时间呈负相关(r=-0.68,P<0.01),胆碱酯酶活性与逗留平台象限时间呈正相关(r=0.57,P<0.01).结论 燃煤污染型慢性氟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可能与脑组织胆碱酯酶活性下降有关,二者间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