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13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和对照组(20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依据准确期待而制定的干预措施,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焦虑程度,手术前中后的血压、心率波动情况,以及紧张、焦虑程度对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紧张焦虑程度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紧张、焦虑心理,降低血压波动范围及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病例1 女,49岁,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块3月,收住入院。胸部 X 线片示:奇静脉结增大,边缘光滑(图1A);肺纹理增多;肺门影规则,膈面光滑,膈角锐利;气管、心脏居中。胸部增强CT 示:奇静脉扩张,最宽径约2.54 cm,下腔静脉肝段静脉期未见显示(图1B);脾区多发大小不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整,增强后强化方式与脾脏一致。上腹部 MR 增强示:下腔静脉肝段未显示,左肾静脉向前绕腹主动脉,双肾静脉入奇静脉,奇静脉增粗,直径约2.30 cm,经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图1C,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8-01—2012-01采用2.0 mm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72例(76侧)关节内及骨折线接近关节面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单一微型钢板内固定22侧,双微型钢板内固定26侧,微型钢板与T形钢板内固定19侧,微型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9侧。结果 72例术后获得平均18.5(12~3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掌倾角由术前平均-7.3°改善至术后7.4°,尺偏角由术前平均15.1°改善至术后22.2°,桡骨高度由术前平均7.9 mm改善至术后12.4 mm。影像学评分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标准评估:优59侧,良12侧,可5侧,优良率93.4%。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估:优53侧,良14侧,可9侧,优良率88.2%。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和近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可灵活固定复杂骨折,软组织干扰少,能满足早期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组(采用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33例)和双节段组(采用经伤椎双节段固定,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4个月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24个月OD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双节段固定够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双动态曲线变化在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7-06—2012-07,共诊治下肢骨折356例,入院后连续3 d每天检测FIB、DD,以后每2 d检测1次,取得FBI与DD双动态变化曲线。根据入院3 d后所测得的曲线变化将患者分为4组,A组(95例)为FIB、DD同时升高者,B组(93例)为FIB降低、DD升高者,C组(86例)为FIB升高、DD降低者,D组(82例)为FIB、DD同时降低者。结果A组8例出现DVT(8.42%),B组5例出现DVT(5.38%),C组1例出现DVT(1.16%),D组未出现DVT。结论观察FIB及DD双动态曲线变化有利于早期预防、发现血栓,指导抗凝治疗,在下肢骨折DVT预防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20个月,10 kg。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于2013年2月19日来我院门诊治疗。患儿父母诉患儿近一周睡眠不好、易惊醒、爱哭闹、盗汗,体检:患儿前额稍高突,微量元素测定示:血钙1.05 mmol·l^-1(正常值1.15~2.1 mmol·L^-1),诊断为:缺钙。  相似文献   
17.
氨曲南为全合成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临床主要用于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术后伤口及烧伤、溃疡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因其不良反应较少见,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1.3%[1]或略低[2],临床应用广泛。2012年8月临床药师查房发现静滴氨曲南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A型肉毒毒素与颞部除皱术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面部皱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8例面部皱纹整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像,接受颞部除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40例患者为A组,以单纯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48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术后皱纹消失保持时间(23.50±6.50)个月,B组为(5.20±1.40)个月,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38例患者(95.0%)双眼均出现猫眼样年轻化改变,B组患者均无该变化;A组患者眼睑闭合困难及面部肿胀发生率均高于B组,面部僵硬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部除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皱纹的手术效果令人满意,除皱保持时间较单纯应用A型肉毒毒素大大延长,且手术具有微调眉眼形态的作用,术后患者年轻化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 59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接诊时均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23例由急诊科直接送导管室、14例外科手术后血压未上升或不稳定、22例保守治疗2.0~16小时血压不稳定或持续下降而行急诊动脉栓塞术,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或分支栓塞.栓塞剂取明胶海绵.结果 59例栓塞全部成功,立刻止血,血压上升或稳定.结论 急诊应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急救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