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病(AAN)动物模型,观察甘草酸、泼尼松对慢性AAN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8只,SPF级,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组、甘草酸组、泼尼松组每组26只;实验组按马兜铃酸(AA)20mg/(kg·d)关木通浸膏灌胃,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2h后按分组灌胃给药:甘草酸25nag/(kg·d),泼尼松3.15mg/(kg·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饮用水。各组每周测量体重,于第4、8、12周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取肾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随着喂饲时间延长,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稳定性增长,而马兜铃酸给药各组体重增长缓慢。马兜铃酸用药后各组血肌酐/体重水平明显增高,甘草酸组、泼尼松组血肌酐/体重水平显著降低。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甘草酸、泼尼松治疗组形态结构损害程度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约30%)轻微,纤维化程度约15%~20%。电镜结果:马兜铃酸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变性、坏死,线粒体等细胞器损伤明显,有细胞核变异。甘草酸、泼尼松组以小管损伤为主,线粒体等细胞器正常,细胞核变异少见,间质胶原纤维较少。结论 甘草酸、泼尼松对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马兜铃酸造成的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2.
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纳米纤维导管促神经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导管的可行性,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的活性及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以可降解生物材料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LA-CL)]为壳层材料、神经牛长冈子(NGF)和牛血清蛋白(BSA)为芯层材料的纳米纤维,纺织成神经导管复合体.模拟体内环境进行体外降解缓释8周,在不同时间点,应用PCI2细胞培养法检测缓释液中NGF的生物活性.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分别采用自体神经移植(A组)、P(LLA-CL)/BSA/NGF导管(B组)、P(LLA-CL)/BSA导管加一次性注射NGF(C组)、P(LLA-CL)/BSA导管(D组)桥接神经断端,术后12周进行再生神经形态学等观察.结果 P(LLA-CL)/BSA/NGF导管在体外8周尚末完全降解.能够持续释放NGF,并保持牛物活性.解剖观察可见再牛神经均通过神经导管,B组再生神经的卣径最均匀一致,达到正常神经的直径.透射电镜图片显示,A组和B组神经纤维数日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C组和D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结论 P(LLA-CL)/BSA/NGF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诱导并促进神经再生,提高神经再牛的质量,其移植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53.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其中大部分合并有脊髓损伤,也有部分患者无脊髓损伤.据我院资料统计,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约占整个胸腰椎骨折的33.7%.  相似文献   
54.
机器人辅助导管插入系统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器人辅助导管插入是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微创手术的关键技术。此系统主要由导丝进给与检测装置、力反馈装置、成像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目前对主动导管系统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其高昂成本难以在短期内普及用于国内临床。而研究较少且成本相对较低的被动导管系统.则为国内的研究和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5.
1病历摘要 女,64岁。因反复蛋白尿水肿30a,肌酐缓慢升高8a,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30a前因腰酸、腰痛查尿常规:蛋白(+),诊断为慢性肾炎。2010—05因颜面四肢水肿,夜尿增多,每晚4次,泡沫尿明显,无肉眼血尿,24h尿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6.
授权方式控制电子病历复制提高病案质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熊友生 《医学信息》2003,16(12):701-701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深入,随意的电子病历复制导致病案质量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实践表明对这一问题靠单一的管理手段难以奏效。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医生站电子病历的调用方法、复制途径,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融入管理控制软件中,采用应用授权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电子病历随意复制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小鼠跨膜型PD-L1与红色荧光蛋白(R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 及其效应初步研究.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载体, 脂质体转染NIT细胞株, 以流式细胞术(FCM)和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以FCM测定脾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融合基因在转染的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并呈膜分布, 转染PD-L1/pDsRed2-N1的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表明PD-L1/pDsRed2-N1融合蛋白中分子标签未影响PD-L1的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结论:PD-L1与DsRed2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成功, 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8.
我院推进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做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是联勤部确定的4所全成本核算工作先行单位之一。实施全成本核算后,提高了医疗收治水平,增强了卫勤保障综合效益,2006年1月至10月,医疗收入达3.024亿元,同比增长7.68%,收益率30.34%;院级核算收益5016万元,较上年增长59.98%;医院贴补军免费用833.82万元,同比增长6.4%。  相似文献   
59.
患者,女,30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2003年11月12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予腹膜透析治疗。手术顺利,移植肾开放血流后3min即有尿液分泌。术中及术后次日子甲基泼尼松龙360mg冲击治疗,骁悉1.0g口服,2次/d。术后24h尿量4680ml。术后30h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定位不明确,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液,非咖啡色。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动态监测使用不同钙浓度腹膜透析液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加例初行CAPD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钙组和低钙组,每组各20例,行正规CAPD治疗并配合碳酸钙口服,观察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初行CAPD时,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iPTH)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普遍存在高磷血症及低iPTH血症。经过6个月的治疗,标准钙组患者的高钙、高磷血症进一步加重,而低钙组患者的血清钙[(2.29±0.27)mmol/L]、血清磷[(1.50±0.25)mmol/L]及钙磷乘积[(41.62±19.55)mg^2/dl^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低于治疗后的同期标准钙组患者(P〈0.01),iPTH则显著上升(P〈0.01)。在随后的6个月中,低钙组患者血清钙、钙磷乘积保持稳定并维持在正常范围,血清磷进一步降至正常范围(0.8~1.5mmol/L),iPTH则维持在150ng/L左右,与标准钙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低钙浓度腹膜透析液有助于减轻尿毒症CAPD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