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616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06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多媒体技术在儿科先心病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使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就多媒体技术辅助儿科学中先天性心脏病教学的优点、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为现代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经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不同纯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不同纯化方法原代培养人胚嗅球嗅鞘细胞(OECs),探讨简单实用可获得高纯度人胚嗅球OECs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以差速贴壁法为基础结合阿糖胞苷法、无血清饥饿法和问断神经营养因子3(NT3)法纯化培养人胚嗅球OECs.观察不同纯化方法下OECs生长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纯度鉴定.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胚嗅球OECs为双极、三极细胞.细胞突起细长,并可形成细胞突起网络.差速贴壁法培养3~6 d时纯度约为88%,以后成纤维细胞增殖,OECs纯度迅速下降.无血清饥饿法培养3~6 d时OECs纯度约为90%,但细胞状态差.间断NT3法培养3~9 d时OECs纯度约为95%,且细胞状态良好.经统计学处理,第6 d后差速贴壁 间断应用NT2法优于其他方法,细胞纯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差速贴壁结合同断NT3法可获得高纯度状态良好的OECs,是一种简单实用的OECs纯化培养方法 .  相似文献   
103.
子宫角部妊娠是少见的妊娠部位,临床上常常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难以鉴别。近年来随着刮宫次数的增加,异位妊娠和子宫角部妊娠均有上升趋势。现就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0例子宫角部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对子宫角部妊娠的诊断、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在皮肤蕈样肉芽肿中的表达状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Fhit在48例皮肤蕈样肉芽肿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48例蕈样肉芽肿中30例显示Fhit蛋白缺失,且有表达者都为弱阳性;Fhit缺失与肿瘤的分期、转移与否无相关性。结论 Fhit缺失在皮肤蕈样肉芽肿组织中是频发事件;Fhit在皮肤蕈样肉芽肿中缺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尚须做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用诱发电位学方法评价联合应用预变性周围神经移植(PPNG)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5组,A组为PPNG和NGF组;B组为PPNG组;C组为NGF组;D组为单纯损伤组;E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分别在手术后即刻、术后第1、4、8周诱发电位学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的N1波幅值及N1波潜伏期。结果:术后8周,N1波幅值:A、E组N1波波幅比B、C组大;N1波潜伏期:A组较B、C组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诱发电位学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应用PPNG及NGF可明显促进SCI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以及心脏病理变化。探讨癫痫发作致心脏损害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癫痫组(EP)和对照组(Control)。癫痫由青霉素诱导发作,动态监测大鼠癫痫发作时和发作后不同时间点血浆NE含量及血清cTnI水平的变化。NE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cTnI的测定采用光化学发光法。结果:大鼠癫痫发作时血浆NE明显升高,NE升高持续约1h以上。癫痫发作后1h血清cTnI水平开始升高,12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心脏病理检查证实癫痫发作可引起心脏损害。结论:癫痫发作时NE含量升高在癫痫发作致心脏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论现代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基于医院现有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医院经济运行成本。方法:借鉴先进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结合信息化理论进行建设和实施。结果:改进了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医院的经济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结论:通过进一步分析、建设和应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体系,使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加快捷、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08.
激扬  韩月东 《医学争鸣》2008,29(20):1867-1869
目的:探讨颈部副神经节瘤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个肿块(32例患者)的部位、MR信号和邻近大血管移位等情况.结果:病变分别位于颈动脉体(27个,2例为双侧性)、迷走神经体(6个,上颈部4个,中、下颈部各1个)及左侧后颈部(1个).右侧颈部15个,左侧19个.肿瘤形态为不规则形、纺锤形或类圆形;信号欠均匀,MR平扫(22/34)及增强后(18/29)可见"盐和胡椒征".22个肿块行MRA检查,表现为颈总动脉分叉扩大(18个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向前移位(4个迷走神经体瘤).2例恶性迷走神经体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双肺转移.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信号等MR表现,多数颈部副神经节瘤可在手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9.
1994年 ,Chalfic等从研究维多利亚水母 (AequoreaVic toria)发光现象中分离纯化出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 centProtein ,GFP)基因[1] ,由于其荧光稳定 ,检测方便 ,对活细胞无伤害等优点 ,已被作为一种标记基因 (MarkerGene)广泛应用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目前 ,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肿瘤细胞可直接用于显示肿瘤的侵袭转移 ,尤其是显示微小侵袭灶及单个细胞的侵袭 ,为揭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规律提供了简便、直观、有效的工具。1 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及发光特性来源于水母的由一个 2 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 ,分子量为 2 7× 10 …  相似文献   
110.
NF-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NF-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脏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PDTC保护组。SAP组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5%牛黄胆酸钠溶液O.1mk/100g。保护组先经阴茎背静脉注射PDTC 120mg/kg后立即建立SAP模型,对照组仅显露胆胰管,不注射牛黄胆酸钠。分别采用EMSA法、免疫组化及赖氏法检测SAP后3,6,12h NF-кB活性、TNF-α的表达及血浆中ALT含量。结果SAP后NF-кB结合活性明显升高,并于SAP后6h达到高峰,肝组织TNF-α表达增强,血浆中ALT含量亦明显升高;PDTC保护组与SAP组相比较,NF-кB活性降低,TNF-α表达减弱,血浆ALT水平降低。结论SAP后肝内NF-кB的高水平激活引起肝内TNF-α等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增强,从而导致肝脏损伤。干预NF-кB活性可能是防止SAP后急性肝脏损伤发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PDTC对预防和治疗SAP后急性肝脏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