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合并先天畸形者与一般患儿相比,发病率高,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1].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康复,以患者结果为导向的一种管理模式[2],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顺序的、有效的照顾及控制质量和经费[3].  相似文献   
22.
楼宇梁  全仁夫  李伟  韩雷 《中国骨伤》2020,33(5):459-464
目的:探讨单节段或双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58~72岁,平均65.6岁。骨折至手术时间(8.2±1.5)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PSO组(A组)和双节段PSO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影像学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两种术式矫形效果,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PSO组术后矫正角度为(33.3±9.4)°,矫正率为85.3%;双节段PSO组术后矫正角度为(41.0±13.5)°,矫正率为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及ODI、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PSO组出现圆锥损伤1例,经治疗后恢复;双节段PSO组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单节段PSO组3例患者术中螺钉松动,双节段PSO组为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强化钉道后再次置入螺钉,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两组患者均无脊柱前方血管及神经损伤、截骨未融合等并发症。结论:单节段PSO与双节段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伴后凸畸形均可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对于矫正角度>40°的患者,双节段PSO可提供更好的矫正角度,且安全性更好,但双节段PSO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更多。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对21例小儿尺桡骨骨折采取A0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6月,全部骨性愈合。6周即可负重。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安全,微创,固定可靠,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1月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味四妙勇安汤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UA、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ESR、UA、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89.47%)高于对照组(65.7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能有效减轻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股骨远端骨折发生时一般暴力较大,造成损伤相对严重,骨折类型复杂,合并伤较多,常伴严重软组织损伤、骨折粉碎、骨缺损、骨折涉及到膝关节和股四头肌伸膝装置的损伤[1],治疗要求亦相对较高.笔者自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份采用LISS钢板治疗12例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β-蜕皮甾酮(β-Ecd)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泼尼松龙(Pred)组、Pred+β-Ecd(5 mg/kg)组、Pred+β-Ecd(10 mg/kg)组、Pred+阿仑膦酸(ALN)(3 mg/kg)组,每组6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钙、磷浓度、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应用Micro-CT测定各组大鼠第5 腰椎骨结构和BMD。结果: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red组血清钙、磷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LP活性和TRAP活性升高。与Pred组比,Pred+ALN组和Pred+β-Ecd(10 mg/kg)组血清钙、磷水平降低,血清ALP活性和TRAP活性降低。而Pred+β-Ecd(5 mg/kg)组血清ALP活性和TRAP水平降低,而对钙、磷水平无明显影响。骨结构和BMD 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Pred处理的大鼠中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骨丢失。在Pred组中第5腰椎的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icro-CT评估显示Pred组骨表面积和组织体积的比值(BS/TV)较对照组降低。三维模型分析显示,Pred组骨小梁数量(Tb.N)、骨体积分数(BV/T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增加,但骨小梁厚度(Tb.Th)和结构模型指数(SMI)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Pred组比,Pred+ALN组和Pred+β-Ecd(10 mg/kg)组BMD、BS/TV、BV/TV和Tb.N水平显著增加,而Tb.Sp和SMI降低。与Pred组相比,Pred+β-Ecd(5 mg/kg)组中BMD、BS/TV、BV/TV和Tb.N水平显著增高,而Tb.Th和Tb.Sp水平降低。结论:β-Ecd可能通过抑制骨丢失、改善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7.
田观明  李沛  毕大卫 《中国骨伤》2023,36(11):1026-1030
目的:分析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22例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61~84(72.5±9.8)岁。初次内固定方式:Gamma钉固定14例,PFNA固定8例。内固定术后至THA时间10~68(32.2±21.3)个月。比较术前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通过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评估假体位置。结果:1例在术后1年死于心衰,2例术后2年死于晚期肿瘤,其余1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6~64(48.5±11.9)个月。末次随访时14例可自由行走,4例需单手杖辅助,1例需助步器辅助。随访期间无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9.2±12.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74.2±11.2)分(P<0.05);其中优9例,良7例,可3例。结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效避免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