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不保留和保留左结肠动脉方案对腹腔镜下行低位前切除术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腹腔镜下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35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n=75)和保留左结肠动脉组(n=60),分别采用不保留和保留左结肠动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5年转移率、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结果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率和5年转移率分别为8.0%(6/75)和37.3%(28/75),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的术后5年复发率和5年转移率分别为6.7%(4/60)和40.0%(24/6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7%和60.0%,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8.3%和56.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方案用于腹腔镜下行低位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在复发转移和远期生存方面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方案接近。  相似文献   
32.
2005年11月~2008年5月于我科住院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11例,均经全脑血管DSA检查确诊,男5例,女6例;年龄44~58岁,平均51岁;均表现为头痛、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颈项强直;行头颅CT或脑脊液检查,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3例;DS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1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后交通动脉瘤6个,眼动脉段动脉瘤1个,其中假性动脉瘤2个;  相似文献   
33.
浅谈二甲医院人才梯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梯队的建设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医院发展的兴衰成败。医院人才梯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此才能使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全面提升,学科和梯队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4.
王东  饶飞飞  徐宗祥 《中外医疗》2009,28(32):23-23
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8年间共收治18例自发性血气胸12例剖胸治疗,6例双管闭式引流和胸穿治疗,效果良好;作者总结了双管闭式引流和胸穿的优缺点及何时应果断剖胸及剖胸的优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术前术后的共同处置事项临床总结分析。方法:将68例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先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前使用吗啡,术后用施乐扣固定并立即使用单次抗生素。对照组单纯按传统方法穿刺,术前术后不作以上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前注射吗啡术后使用施乐扣固定及使用单次抗生素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36.
刘丹  马俊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1):823-824
1 病例资料【例 1】 女 ,5 2岁。因间断头晕半个月加重 1天入院。外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治疗病情无改善 ,转我院。查体 :血压 130 / 80mmHg。意识清 ,语言流利 ,两眼向左视可见水平震颤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左手指鼻试验可疑阳性 ,Romberg征阳性 ,步态稍不稳。经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左小脑半球梗死。【例 2】 男 ,72岁。因突发眩晕、呕吐、站立不稳9天入院。外院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无效 ,来我院就诊。查体 :血压110 / 6 0mmHg。意识清 ,语言流利 ,两眼水平震颤 …  相似文献   
37.
王汉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241-242
目的 临床探讨髌骨骨折多种治疗方法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1995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的髌骨骨折379例中的48例,行髌骨下极部分切除髌韧带成形术治疗观察.结果 4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按照陆裕朴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100%.结论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临床上据骨折类型、部位、骨折碎块大小,选择适宜方法.髌骨下极部分切除髌韧带成形术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89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汉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42-243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3~2007年间,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89例中老年患者资料总结.结果 本组89例患者,经2~4年的随访,效果满意,治疗优良率为89.8%.结论 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本法治疗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丹参酮联合葛根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50 mg,葛根素注射液0.5 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心电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不能耐受硝酸甘油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40.
周桂芝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10-181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多种大小型号的环型电刀切除宫颈组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0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例LEEP术后病理结果为原位癌随即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后12周观察宫颈光滑,恢复自然状态,随访2年无复发。4例术后创面感染出现低热,腰骶及下腹部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静脉抗炎治疗后痊愈。鳞柱交界清楚者45例。结论: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