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5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1089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近年来临床最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工作和生活,一旦药物及物理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往往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已由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发展至目前比较常见的脊柱融合术。脊柱融合术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并且自从椎间融合器Cage应用于脊柱融合术并取得成功以来,各种椎间融合器相继问世,并受到临床广为接受。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颈椎病患者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探讨颈椎病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行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85例患者术前术后抑郁、焦虑心理状况.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负性心理,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以单因素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满意.12例(14.12%)患者术前出现明显的抑郁,21例(24.70%)患者出现焦虑;术后1周患者SDS和S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焦虑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与VAS和SF-36评分显著相关,但与年龄和JOA评分无显著相关.结论 部分颈椎病患者术前存在抑郁及焦虑,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以部分改善这2种心理,患者负性心理对其预后具有负性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3):1217-1220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纤维环缝合对腰椎稳定性以及椎间盘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具L4/5的小牛脊柱标本在纤维环完整、切开以及缝合3种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标本在屈伸、侧弯、旋转时的活动度(ROM)、中性区(NZ)的变化以及椎间盘内压力的变化。[结果]纤维环切开后,在前屈、左右侧弯的ROM和NZ值较完整组显著增加(P<0.05),纤维环缝合后,上述方向上的ROM和NZ值较切开组显著下降(P<0.05),而与完整组无明显差异;3组在后伸、左右旋转的ROM和NZ值均无明显差异。完整组、切开组和缝合组的泄露压力分别为(5.0±0.0)MPa、(0.5±0.5)MPa和(1.7±0.8)MPa,纤维环缝合组的泄露压力较切开组增加,但仍小于完整组。[结论]腰椎纤维环切开术后缝合纤维环能部分恢复椎间盘内压力和腰椎节段运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常并发聚乙烯衬垫磨损,在金属臼杯稳定的情况下,仍需行髋关节翻修手术[1-3].我们对2001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1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骨水泥型高交联聚乙烯髋臼更换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5.
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L教育模式是针对目前教学模式中的优缺点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优秀的医学教学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医学生获得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旨在解决目前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高分低能现象。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中尝试实行PBL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能掌握更多的骨科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技能。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总结76例胸腰段椎体新鲜性爆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对前后路手术在胸腰段重建的稳定性、后突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内固定状态、神经功能恢复、腰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接近正常,后突畸形基本解除,经前路手术的椎管占位完全解除,2组均无不良并发症.跟踪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2组早期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状态均良好.术前合并神经症状者前后路术后均有明显恢复,以前路为显著.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经手术治疗效果肯定,采用何种术式应结合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椎体爆裂的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7.
枕颈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颈融合术是维持枕颈区域稳定的唯一手术方式.目前文献上已记载了许多用于枕颈融合的技术,传统的融合部位是颈椎固定至枕外隆突上,而新近国外报道颈椎可固定至枕骨髁上[1-2].本文对枕颈融合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17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17例戴力扬,贾连顺17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男10例,女7例。年龄为5~13岁,平均7.4岁。左侧损伤12例,右侧5例。本组病例均在伤后6小时内就诊。伤者绝大多数为跌倒时手掌撑地跌伤。全组病例均系闭合性...  相似文献   
79.
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创伤,常导致终生瘫痪并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近年来,许多学者对 SCI 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仅就实验研究的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0.
关于下腰手术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关于下腰手术几个问题的讨论贾连顺,陈雄生近十余年来,由于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和推广,以及对腰椎疾患认识水平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确诊车上升,下腰椎手术已广泛开展。鉴于手术病例选择、手术方法和技术等因素,造成相当数量的病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