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小鼠胃移植瘤和瘤旁胃组织中自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和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receptor2,CXCR2)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消痰散结方抑瘤、防复发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清热解毒方组、喃氟啶组和消痰散结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移植S180瘤块,建立小鼠胃移植瘤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3周后,剥取肿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及瘤旁胃组织中IL-8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1、CXCR2蛋白表达。结果:肿瘤及瘤旁胃组织中IL--8及其受体CXCR1和CXCR2蛋白表达较正常小鼠胃组织明显升高(P〈0.01);消痰散结方下调肿瘤及瘤旁组织中IL-8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对照药清热解毒方和喃氟啶(P〈0.05);消痰散结方下调肿瘤中CXCR1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喃氟啶(P〈0.01),对瘤旁胃组织中CXCR1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喃氟啶及清热解毒方(P〈0.01);消痰散结方下调肿瘤中CXCR2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喃氟啶及清热解毒方(P〈0.01),而3种药物对瘤旁胃组织中CXCR2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可明显下调胃肿瘤及瘤旁胃组织中IL-8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是其抑瘤、防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E-钙黏素、MMP2和ICAM-1的表达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E-钙黏素(E-Cad)、MMP2和ICAM-1在胃癌不同证型的表达,探讨基因表达与胃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胃癌标本59例,其中肝胃不和型10例、脾胃虚寒型10例、胃热伤阴型9例、痰湿凝结型10例、瘀毒内阻型10例和气血双亏型1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六型胃癌组织E-Cad、MMP2和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各基因在不同证型的表达情况以及证型与基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种目的基因在6种证型中的表达均有很大差异,其中,E-Cad在胃热伤阴型与气血双亏型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0.58±0.11vs0.89±0.25,P=0.026),MMP2在肝胃不和型与瘀毒内阻、气血双亏两型有显著性差异(0.78±0.26vs1.27±0.44,P=0.006;0.78±0.26vs1.30±0.59,P=0.004),胃热伤阴型与瘀毒内阻、气血双亏两型有显著性差异(0.86±0.22vs1.27±0.44,P=0.024;0.86±0.22vs1.30±0.59,P=0.016),脾胃虚寒型与瘀毒内阻、气血双亏两型有显著性差异(0.86±0.22vs1.27±0.44,P=0.020;0.86±0.22vs1.30±0.59,P=0.013);ICAM-1在各证型间无显著差别,但已有组间差别的趋势.结论:不同证型胃癌的转移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形成不同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孙大志  秦志丰 《中医杂志》2003,44(2):155-156
“知常达变”在望、闻、问、切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现以紧脉为例加以探讨。紧脉,脉数而弦急,其象来时劲急,按之长,左右弹指。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主寒证,痛证。李时珍日:“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又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云:“胁下  相似文献   
14.
357例胃癌中医证型性别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危害极大 ,属于中医反胃、噎嗝等范畴。笔者自 2 0 0 2年 11月~2 0 0 4年 5月共收集原发性胃癌患者 35 7例 ,我们就胃癌中医证型与性别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长征医院住院病人 ,均为原发性胃癌且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5.
肿瘤缺氧微环境能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一步发生侵袭转移。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痰"关系密切。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创新"胃癌痰证理论",进一步提出其核心观点是胃癌"痰环境"致病说,并认为胃癌的缺氧微环境可归于"痰环境"范畴,可导致"痰污染",诱使胃癌侵袭转移。因此,从"痰"入手,以消痰散结为治疗大法,清化"痰污染",从而逆转EMT,可最终抑制胃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提出的“恶痰内阻”为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根本原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回顾方法,从恶痰内阻、痰一气一火相杂、脏腑俱损等方面阐述了痰为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的根本病因病机,为从“痰“论治癌症/肿瘤并发抑郁症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肿瘤痰证学说”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消痰解郁方对乳腺癌前病变MCF-10AT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MCF-10AT细胞分为消痰解郁方组、PI3K激酶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4、48 h后,采用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及生长情况;药物干预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TEN、PI3K、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药物干预24和48 h后,消痰解郁方组、抑制剂组和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MCF-10A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抑制率高于消痰解郁方组和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48 h后.消痰解郁方组、抑制剂组和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MCF-10AT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48 h后,消痰解郁方组、抑制剂组、消痰解郁方+抑制剂组PI3K、p 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TE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肖痰解郁方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其对MCF10AT细胞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人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恶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MNNG作用于人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培养24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48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选择诱导胃黏膜GES-1细胞恶变的MNNG浓度为2×10-4mol/L.MNNG能明显促进GES-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并抑制其凋亡(P<0.01);MNNG诱导胃黏膜GES-Ⅰ细胞后,细胞内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结论 MNNG可促进人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抑制细胞凋亡,诱导细胞恶变,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上适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认知理论、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不断探索更加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