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670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6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866篇
内科学   348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313篇
外科学   615篇
综合类   2042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64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10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554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目的 进一步研究NOD小鼠T细胞应答改变机理。方法 用抗TCR抗体、ConA激活NOD小鼠胸腺细胞,分析TCR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水平。结果 与Balb/c小鼠胸腺细胞相比,抗TCR抗体诱导的增殖应答较弱,与年龄及NOD胸腺CD4^ CD8^-和CD4^-CD8^ SP细胞有关;rIL-2能部分恢复对TCR抗体应答的缺乏。NOD小鼠对PMA IONO和PMA anti—TCR-mAb应答正常,但对anti-TCRmAb IONO应答缺乏。结论 与年龄有关的NOD小鼠胸腺细胞对TCR抗体应答的缺乏与T细胞激活时上游PKC信号通路的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82.
鼻腔外侧壁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60个头颅(男34,女26)120侧鼻腔外侧壁上观察测量了以下诸结构,结果:上鼻甲长15.9±2.9mm,宽4.7±1.1mm;中鼻甲长36.5±3.3mm,宽10.4±3.4mm;下鼻甲长42.7±3.6mm,宽12.3±1.7mm;半月裂长16.6±2.3mm;钩突长20.7±3.1mm,宽4.3±1.7mm;筛泡长19.2±4.1mm,高6.5±2.1mm,另外还测量了前鼻棘距上述各结构的距离.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经蝶窦进路显微手术治疗巨大垂体瘤的经验。方法:经蝶窦进路显微手术治疗直径在30mm以上的巨大垂体瘤58例。结果:58例中,镜下全切除者52例、大部分切除者6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于术后1个月死于垂体危象。余57例患者术后随访2~5a,复发5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仍以经蝶窦进路为首选。  相似文献   
84.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致大鼠血管的收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PDGF-BB) 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收缩作用。 方法: 采用离体灌流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标本,观察不同浓度的PDGF-BB对其收缩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对比,并观察异搏定、吲哚美辛、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对PDGF-BB缩血管作用的影响。 结果: PDGF-BB对大鼠胸主动脉有明显的收缩作用,阈浓度为2×10-10 mol/L,且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PDGF-BB对血管的收缩幅度低于去甲肾上腺素,但其收缩血管的活性高于去甲肾上腺素。吲哚美辛、酚妥拉明对PDGF-BB的收缩血管反应无明显影响,异搏定及普萘洛尔可明显抑制PDGF-BB的收缩血管反应。 结论: PDGF-BB对大鼠胸主动脉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异搏定及普萘洛尔可抑制PDGF-BB的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85.
大鼠重组IgE Fc区CH2-3的原核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IgE的Fc区CH2-3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构建大鼠IgE的Fc区CH2-3的原核表达质粒pBAD/gⅢA/Ch2-3,并转化入TOP10中,阿拉伯糖诱导表达、周质腔抽提、Ni-NTA金属鳌合柱纯化获得大鼠IgE的Fc区CH2-3,细胞及动物水平检测蛋白质生物学活性。结果 原核系统表达出大鼠IgE的Fc区CH2-3,它能够阻断OVA激发的RBL-2H3的脱颗粒反应,阻断被动皮肤实验。结论 大鼠IgE的Fc区CH2-3能够封闭IgE高亲和力受体,阻断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T-bet重组腺病毒(AdT-bet)对哮喘模型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及Th1/Th2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dT-bet治疗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正常组(C组)。以卵蛋白(OVA)、氢氧化铝免疫建立哮喘模型,A组激发前尾静脉注射100μL的AdT-bet(1×10^8 PFU/μL),各组激发后肺泡灌洗分析细胞组份,分离肺淋巴细胞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 T细胞比例及表达IFNγ和IL-4的比例,比较各组肺组织学改变。结果静脉应用AdT-bet组与对照组相比:①可明显抑制抗原激发后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P〈0.01);②明显抑制肺淋巴细胞产生IL-4、IL-5,增加了IFNγ的产生;③肺脏淋巴细胞CD4^+ IFNγ百分比及IFNγ^+/IL-4^+明显升高(P〈0.01),而CD4^+ IL-4^+百分比则明显下降;④明显抑制哮喘鼠气道内及肺泡内的过敏性炎症反应。结论激发前静脉用AdT-bet对哮喘小鼠过敏性气道炎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表达的T-bet上调Th1/Th2比值,从而调整了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4(hIL-4)对经TNF-α活化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IL-4与BAEC共孵育2h后,再与4μg/L的TNF-α共孵育6h或18h。应用细胞ELISA方法,检测BAEC表面的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hIL-4对BAEC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内用hIL-4预处理BAEC后,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BAEC上的E选择素与ICAM-1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用MTT比色法测定BAEC活性的实验表明,各实验组BAEC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hIL-4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活化的BAEC表达E选择素与ICAM-1;hIL-4对BAEC的正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运用敏感的B_9细胞增殖试验检测了81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IL-6活性,同时分析了标本的几种急性相蛋白含量,结果表明,68%MM患者血清中IL-6活性大于5μ/ml(正常对照为5μ/ml以下),几种急性相蛋白中C-反应性蛋白(CRP)在MM时升高(P<0.01),平均达正常对照组的17倍以上,MM患者补体C_4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C_3、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在MM时分别比正常下降24.42%、38.83%和32.80%,且与疾病分期有关,在血清IL-6大于5μ/ml的55例中,IL-6活性与CRP、C_3、白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34和-0.29,IL-6与转铁蛋白浓度相关不明显。本文结果提示:CRP、C_3及白蛋白等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反映MM病情的简易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9.
为分析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MM )细胞对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可变区 (VH)基因家族的取用 ;根据VH 基因突变特点 ,揭示MM细胞的起源。以重链基因可变区 (VH1 VH6 )基因家族特异性引物 ,用PCR法扩增骨髓瘤细胞系CZ 1细胞和 98例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H 基因片段 ,纯化后的PCR产物和pMD18 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 9细菌 ,经克隆鉴定后 ,目的DNA片段用末端双脱氧法测定DNA序列 ,和其对应的胚系基因序列比较。结果表明MM细胞对各VH 基因家族的取用顺序为VH3>VH1>VH4 >VH2 >VH5 >VH6 ;MM细胞VH 基因互补决定区 (CDR )氨基酸替换性突变 (R突变 ) /氨基酸静寂性突变 (S突变 )等于 9 6 7,而骨架区 (FR )R/S等于 0 87,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 ,IgVH 基因并不发生进一步的突变。结论是MM前体细胞在进行VDJ基因重排时 ,对VH 基因家族的取用和基因家族相对大小有关 ;MM细胞可能起源于已经发生抗原选择和体细胞突变的B记忆细胞或前浆细胞。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TGF-β1对人TGF-β1基因自身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PER扩增获得TGF-β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端-1328~ 812bp和 227~ 812bp的片段,以此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而不含启动子的pCAT-enhancer质粒构建成重组质粒,并将其转染至大鼠星状细胞株nFSC中,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进行干涉,测定并比较细胞的CAT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TGF-β1对大鼠的肝脏星状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实验用的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关系;浓度为2.5ng/ml TGF-β1可以使转染phTGF0.585、phTGF1.120、phTGF1.423、phTGF1.680、phTGF2.140质粒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CAT活性分别增加2~5倍。结论:TGF-β1在大鼠nFSC细胞中对TGF-β1启动子活性具有自身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研究TGF-β1的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