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21.
<正>静脉炎是输液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继续进行。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对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冻干同种异体髂骨作为支架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参考美国组织库协会标准,进行髂骨块采取、脱细胞、脱脂、脱蛋白、消毒、保存.分别将纤维蛋白胶、利福平负压灌注入骨块孔隙内;大体观察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载利福平髂骨块的结构特征,扫描电镜观察孔径、孔隙连通、利福平晶体分布情况,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和密度,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压缩试验评价其力学性能.结果 冻干同种异体髂骨支架材料呈乳白色,为三面薄层皮质骨及中间松质骨组成的"夹心饼结构",具有骨组织天然三维网状孔隙,孔隙内洁净,相互连通,利福平晶体被纤维蛋白胶均匀地固定于骨块表面和内部;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密度(0.35±0.03)g/ml,孔隙率(67.23±9.12)%,孔径(395.36±37.02)μm,抗扭强度(5.96±1.53)MPa,抗压强度(9.94±0.73)MPa,弹性模量(376.14±27.32)MPa,抗弯强度(15.70±2.35)MPa.结论 冻干髂骨块具有天然生理性孔隙,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3.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iopmentaidysplasa of the hip,DDH)是小儿比较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包括骨骼和软组织两方面的变化,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DDH在国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本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3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整体护理,疗效显著,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体外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评估hUC-MSCs联合PRP对大鼠跟腱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PRP活化后成为PRP-clot releasate (PRCR).取P3代hUC-MSCs于培养皿中培养24h后,分别加入含0%(对照组)、10%、20%、40% PRCR的DMEM/F12培养基,于第1、2、3、4天测定hUC-MSCs的增殖速度.P3代hUC-MSCs按相同分组培养,于第1、3、5天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hUC-MSCs中成肌腱分化标志性基因肌腱蛋白C(tenascin c,TNC)、SCX (scleraxis)、Ⅰ型胶原的表达.选取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Ⅰ型胶原酶溶液50μL注射于大鼠右侧跟腱制备跟腱损伤模型,3d后于损伤部位再次分别注射50μL生理盐水(对照)、hUC-MSCs悬液、PRP或PRP+ hUC-MSCs混悬液,术后2、4周安乐死大鼠,Western blot检测跟腱中TNC、SCX及Ⅰ型胶原的表达,跟腱切片HE染色行组织学评估.结果 PRCR在体外对hUC-MSCs增殖均有促进作用,20% PRCR组促增殖作用最显著(P <0.05);20% PRCR组较对照组在体外可以显著地促进hUC-MSCs成肌腱分化标志性基因的表达(P<0.05);术后2、4周,PRP+ hUC-MSCs组跟腱中成肌腱分化相关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更高,跟腱切片HE染色显示PRP+ hUC-MSCs组纤维排列更规整,炎细胞更少.结论 适宜浓度PRP在体外显著促进了hUC-MSCs的增殖、成肌腱分化;PRP联合hUC-MSCs能有效促进大鼠受损跟腱的修复.  相似文献   
25.
刘杰  吴雪晖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8,37(10):1050-1052
组织工程的基本含义是单用或将细胞、细胞因子和生物材料复合以后应用于体内的活组织再生和体外的组织构建。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以免疫缺陷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免疫系统健全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阶段,以修复人类器官缺损为目的的探索阶段[1]。组织工程骨因其三要素支架材料、种子  相似文献   
26.
骨外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吴新军  尹芝华 《重庆医学》2005,34(7):1018-1019
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常规术后需行肘关节伸直位石膏托外固定,不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易造成关节粘连、僵硬[1].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外固定器[2]治疗尺骨鹰嘴骨折54例,术后早期即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骨组织中细胞外间隙液流对骨骼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洪鹏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5,34(7):1006-1009
骨骼的骨量和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有赖于对骨骼施加适当的应力刺激,这种机械应力(mechanical stress)与骨骼形成的关系最初由Wolff于1892年提出,并被命名为Wolff骨骼改适定律(Wolff's law of bone transformation)[1].在体内环境中,作用在骨骼上的应力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如压应力、拉应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及剪切应力等.通过骨骼细胞的力学信号转导功能,将这些物理信号加工整合,转化为相应的骨骼结构变化.许多研究发现,在作用于骨骼细胞上的各种机械应力中,骨骼基质形变引起的细胞外液体流动所形成的流体剪切应力是骨骼细胞能感受到的主要应力作用[2].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功能化自组装纳米多肽DGEAmx水凝胶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功能化自组装多肽形成的纳米级结构特征;用倒置显微镜对贴壁细胞拍照计数,对比细胞粘附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形貌;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成骨分化特异性基因Ⅰ型胶原(ICAM-1)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的表达来评价成骨效果.结果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功能化自组装多肽DGEAmx可以形成纳米纤维网状结构;倒置显微镜对贴壁细胞拍照计数结果显示在30、60、90 min时DGEAmx组对比RADA16-Ⅰ组粘附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培养第3、5、7天,DGEAmx组MSCs增殖较RADA16-Ⅰ组明显增高(P<0.05);DGEAmx组成骨诱导3、7、14 d后,ALP活性高于RADA16-Ⅰ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3、7、14 d后DGEAmx组较RADA16-Ⅰ组有更高的ICAM-1和OCN的表达(P<0.05).结论 功能化自组装多肽DGEAmx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能促进MSCs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9.
骨缺损的治疗是困扰骨科临床的难点,传统的治疗方法极为困难.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通过对种子细胞进行基因修饰、构建复合支架材料及促进组织工程骨早期血管化等方法,使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骨缺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作者对其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0.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的骨外固定技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6年6月采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62例(68侧)患者资料。肢体短缩4。16cm,平均5.7cm。其中,单纯短缩9侧(短缩4~8cm,平均5.3cm),短缩伴骨不连21侧(短缩4~7cm,平均5.6cm),短缩伴骨缺损38侧(短缩4~16cm,平均7.2cm;骨缺损2~11cm,平均3.8cm),18侧合并感染。分别采用干骺端截骨延长、骨端端加压结合肢体延长和骨节段性转位延长术。结果68侧经1.5~5.0年(平均3.5年)随访,所有骨不连3~7个月内愈合(平均5.0个月),肢体长度恢复,延长区平均骨愈合指数37d/cm,感染病例无复发,外固定器针道感染率7.3%。结论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肢体短缩畸形方法简便,既可修复骨缺损又能恢复肢体长度,并可同时治疗骨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