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乳剂处方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胃镜检查多采用咽喉部喷雾丁卡因溶液的方法。我院研制了具有局麻、祛泡和润滑作用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乳剂[1],经近几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咽喉部粘膜麻醉迅速,均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但祛泡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配合临床对处方进行了改进。1处方组...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近十多年来大蒜化学成分的研究作一综述。文中综述了葱属植物大蒜含有的挥发性成分、糖类、肽类与氨基酸类、酶类、硫甙类、甾体甙类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53.
胰腺癌是恶性肿瘤中诊断与治疗较棘手的疾病之一,本对南方医院1989—1999年的213例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寻更好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4.
作者淋巴细胞输注(DLI)作为治疗BMT后血病复发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但GVHD是DLI的主要并发症。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转导至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输给去T细胞的allo-BMT术后复发患者,这样不仅建立了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而且如有严重的GVHD发生方可用丙氧鸟苷选择性去除体内供者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5.
IL—18表达水平与HBV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 18(IL - 1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 ,对 5 8例HBV感染者及 1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IL - 18的诱生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各临床类型之间IL - 18诱生活性均有显著差异 ,病情愈重 ,活性愈高 (P <0 0 1)。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诱生活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诱生活性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 (r =0 6 3,P <0 0 1)。  相似文献   
56.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并大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搜集19例骨盆骨折并发盆腔大出血休克的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18-46岁,平均28岁。术前血压为(40-90)/(0-60)mmHg(1mmHg=0.133kPa) ,急诊行出血动脉和(或)髂内动脉主干栓塞术,其中2例伴有脾破裂患者同时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外科处理,结果 15例患者可见明显的对比剂外溢,出血动脉内髂内动脉主干3例,臀上动脉5例,阴部内动脉或闭孔动脉7例,2例表现为髂内动脉分支中断,2例血管造影未见明显阳性表现。全部19例均在1h内完成栓塞治疗,术后24h内全部患者血压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90-120)/(60-90)mmHg]。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并发症。1例于血压稳定后膀胱直肠手术修补时死亡,3例于72h内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骨盆骨折大出血的1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急救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57.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附4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4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诊治体会。结果:十二指肠损伤42例中,行剖腹探查36例,死亡5例;行保守治疗6例,死亡2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救治工作中应遵循抢救诊断和治疗并重的原则。伤口探查、腹腔穿刺、超声检查、腹部平片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手术指征应立即急诊手术,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留院或住院观察,以防有迟发临床表现而耽误诊治。  相似文献   
58.
翼状胬肉手术的并发症 ,常见为角膜撕裂伤、巩膜穿孔、角巩膜感染、复发等 [1 ] ,而出现蚕蚀性角膜溃疡 (Mooren溃疡 )者 ,实属罕见。现将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 7a,因患“左眼翼状胬肉 10 a多”于 1999年 6月 10日在本科门诊手术显微镜下常规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后给予爱丽、点必舒、优乐沛凝胶等药物滴眼 ,术后1wk结膜拆线 ,结膜愈合好 ,角膜创面上皮生长良好 ,角膜光滑、透明 ,Fl(- )。到 7mo初患者左眼开始出现眼痛、异物感等不适 ,伴视力减退 ,而来本科门诊就诊。左眼 :角膜鼻侧角巩膜缘可见一…  相似文献   
59.
再次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再次肾移植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再次肾移植的43例患者按术后用药方案的不同分2个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发生率为27.9%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发生率为23.3%,移植后人/肾、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2.4%/64.7%、78.3%/60.9%、66.7%/55.5%。环孢素A(CsA)组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组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77.8%/55.6%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 4 5只随机分为等渗盐水组、GDNF组、神经生长因子 (NGF)组 ,每组 15只 ,采用改良Nystr¨om法后路压迫大鼠胸段脊髓模型 ,经蛛网膜下腔局部注射GDNF(1μg μl,10 μg d) 1周。伤后 1,2 ,4周应用尼氏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及胆碱酯酶 (CH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变化。 结果 脊髓损伤后第 1,2周 ,GDNF组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 [(2 1.4± 3.8,2 0 .7± 3.6 )个 前角视野 ]明显多于等渗盐水对照组的 (17.3± 2 .8,16 .5± 3.0 )个 前角视野 (P <0 .0 1) ;GDNF组前角运动神经元中CHE灰度值 (6 5 .2± 2 3.8,98.7±31.6 )低于等渗盐水组 (94 .5± 35 .2 ,12 5 .6± 4 1.6 ) (P <0 .0 1) ;ACP灰度值 (74 .2± 2 5 .7,6 8.6±30 .6 )高于等渗盐水组 (5 8.5± 18.2 ,4 9.6± 2 1.6 ) (P <0 .0 1)。 结论 外源性GDNF能保护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