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2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无心血管病史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中有40例(16.39%)出现心血管系统井发症,除1例移植后早期心源性猝死外,其它移植患者的心血管症状均得到控制。心律失常19例(47.5%),是其中最多的心血管并发症,以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性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博为多;其次为心脏缺血性改变和高血压。结论:移植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在移植全过程中予以监护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作为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是成人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各亚型临床表现相似,但却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是一个具有完全不同生物学本质的异质性群体.目前,急性白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随着诊治方案的不断改进,其疗效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部分AML患者远期疗效极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Adr(KAR)增生、凋亡的影响及探讨bcr-abl、mdr-1基因在其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DNA片段化分析及TdT酶介导的末端缺失原位标记(TUNEL)法检测大黄素对KAR细胞增生及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大黄素对KAR细胞bcr-abl、mdr-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黄素对KAR细胞bcr-abl融合蛋白P210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黄素能有效抑制KAR细胞的增生,作用72 h的IC50约为20μmol/L,并能诱导其凋亡,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也逐渐上升;大黄素下调KAR细胞bcr-abl、mdr-1基因mRNA的表达;也下调了KAR细胞P210蛋白的表达。结论 大黄素能有效抑制KAR细胞增生,诱导其凋亡;并可能通过下调bcr-abl和mdr-1 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简便可靠的非同位紊杂交筛选方法,筛选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DNA消减文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用地高辛(DIG)标记消减文库cDNA作为探针,通过差异筛选技术进行差异表达片段的筛选,杂交阳性结果经RT-PCR再度验证.结果 DIG标记探针浓度为250~500 pg/μL,效率为48%~96%,并且杂交信号清晰,重现性好.应用DIG标记探针改良的差异筛选技术所得到的阳性结果经RT-PCR验证符合率达到86%.结论 采用DIG标记探针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特异性,可避免放射性污染,简化实验操作,可作为替代同位素32P-dCTP标记探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F951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新型bcl-2反义寡核苷酸F951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F951与HL60细胞共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术,DNA Ladder分析,电镜观察,TdT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5,10,20μmol.L-1F951分别与HL60细胞共孵育48h后,线粒体凋亡细胞:未处理组、FNS对照组分别为3.00%、13.57%,F9513个剂量分别为30.95%、38.08%、52.55%;Caspase活性细胞:未处理组、FNS对照组分别为0.08%、0.14%,F9513个剂量组分别为43.68%、60.54%、80.37%。凝胶电泳分析:F951处理组可见典型的DNALadder,且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诱导DNA Ladder的作用更加明显;TUNEL和电镜检查:未处理组与FNS对照组中仅偶见凋亡细胞,F951各剂量组凋亡细胞常见,且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凋亡细胞增多。结论F951具有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F95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抑制bcl-2基因,启动细胞凋亡调控通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test whether the diphtheria toxin A (DT-A) chain coding sequence linked to murine immunoglobulin κ-light chain (Ig κ) promoter and enhancer have selective cytocidal effects on Ig κ producing cells.Methods The diphtheria toxin A gene or β-galactosidase (β-gal) gene were linked to a murine Ig κ promoter and enhancer to construct pcDNA3Ig κDTA or pcDNA3Ig κLacZ plasmids.These plasmids were transfected into Ig κ producing or non-producing cells by the liposome-coated DNA method.Expression of β-gal activity and effects on cell growth of transfected cells were assessed.Results The β-gal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cytomegalovirus (CMV) promoter, can express in all cell lines.Expression of β-gal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Ig κ promoter was detected only in the Ig κ producing cell line, CA46.Expression of β-gal was greatly suppressed when cotransfected with pcDNA3Ig κDTA in CA46 cells.Cell growth of CA46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cDNA3Ig κDTA plasmid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ompared with CA46 cells transfected with pcDNA3Ig κLacZ.Conclusion Selective killing of Ig κ producing cells can be att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diphtheria toxin A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Ig κ promoter and enhancer.  相似文献   
17.
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白血病细胞核多倍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DNA倍体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探讨AL细胞DNA倍体与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图像细胞术分析41例AL细胞DNA倍体的变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42例AL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DNA含量以2C为主,未发现DNA含量≥5C的多倍体细胞;DNA含量分布范围较窄,倍体峰相较单一。AL组≥5C的多倍体细胞明显增加,DNA含量分布范围较宽,倍体峰相右移或多峰相。AL、ALL和ANLL的多倍体检出率分别为56.1%,62.5%和5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CNA表达阴性,AL、ANLL和ALL的PCNA阳性率分别为59.5%,62%和56%;DNA多倍体阳性组PCNA阳性细胞数(47.6%±20.76%)明显高于DNA多倍体阴性组[(4.61%±11.01%),P<0.01]。结论AL细胞PCNA表达和DNA合成及细胞的恶性增殖潜能密切相关;图像分析技术可同步进行AL细胞DNA测定和形态观察;通过倍体直方图可直观、简便地观察DNA多倍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单顺反子表达人 GM- CSF和 B7.1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 应用巨引物 PCR技术对 h GM- CSF基因 c DNA进行定点突变 ;应用 PCR重叠延伸法 ,将 h GM- CSF和 h B7.1基因的 c DNA编码序列通过一 linker序列拼接 ,构建 h GM- CSF与 h B7.1融合基因 h GM- B7.1,将其插入 pc DNA3真核表达载体 ,测定核苷酸序列。 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 :(1) h GM- CSF突变体基因 c DNA编码序列的 178位核苷酸由 C变为 A,其余核苷酸序列均未发生变化 ;(2 ) h GM- CSF、linker、h B7.1的连接顺序、方向及序列完全正确。 结论 构建 pc DNA3- h GM- B7.1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基因诊断胡建达吕联煌张萍容彭永麟陈元仲Ⅰ型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的病因。鉴别ATL与非HTLV-Ⅰ引起的T细胞肿瘤在临床上有实际意义,因前者对化疗疗效差,预后不良。我们报告聚...  相似文献   
20.
Zhu FB  Wang SY  Zhang YW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69-772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的CD40抗原和抗凋亡基因生存素(survivin)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逆转录-PCR方法检测48例初治AML患者细胞的CD40抗原和抗凋亡基因survivin mRNA表达,并结合AML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48例AML患者中25例(52.1%)表达CD40抗原,35例(72.9%)表达survivin mRNA。(2)CD40^ AML组中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和高白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40^-AML组(36.0%、8.7%),P=0.025;(72.0%、43.5%),P=0.045;(32.0%、4.4%),P=0.024。(3)survivin mRNA在CD40^ AML和CD40^-AML两组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20/25、15/23),P=0.25,但两组中的survivin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0/25、6/20),P=0.001;(15/23、6/20),P=0.021;48例AML患者中CD40抗原阳性率低于survivin mRNA阳性率(52.1%、72.9%),P=0.041。(4)survivin^ AML化疗完全缓解(CR)率明显低于survivin^-AML(31.4%、69.2%),P=0.018。结论CD40抗原表达和AML的临床血液学特征存在一定关系;表达抗凋亡基因survivin mRNA是AML患者化疗CR率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