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本研究探讨新型酞菁类光敏剂二磺基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ZnPcH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SHI-1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为PDT应用于白血病自体骨髓体外净化提供理论依据。以SHI-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AO/EB复合染色、TUNEL、DNA二倍体分析、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等分析细胞的死亡方式。SHI-1细胞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以1∶100-1∶10 000混合建立混合细胞模型,通过巢式RT-PCR检测SHI-1细胞融合基因MLL/AF6 mRNA的表达以研究ZnPcH1-PDT对骨髓MNC中所掺入的SHI-1细胞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ZnPcH1-PDT对SHI-1细胞有杀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Zn-PcH1-PDT能诱导细胞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0.5μmol/L ZnPcH1-PDT可完全杀灭模拟缓解骨髓中掺入的SHI-1细胞。结论:ZnPcH1-PDT有希望成为新的高效而简便的骨髓净化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苹果酸舒尼替尼(SU11248)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SU11248对HL-6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DNA倍体及细胞周期变化;用凝胶电泳分析DNA片段化;以Western blot法检测2.0μg/ml SU11248作用HL-60后bcl-2、bax、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SU11248可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0μg/ml。SU11248可促进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能将HL-60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呈时间依赖性;诱导HL-60细胞呈典型的DNA梯带;SU11248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随时间依赖性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SU11248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调节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并裂解caspase-3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紊乱性疾病,预后较差,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的出现使其治疗出现转机,其能阻断Bcr-Abl蛋白激酶的活性,选择性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常出现对STI571耐药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因此针对耐药和复发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现综述STI571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探讨中药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中抑癌基因——apc基因去甲基化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采用生长曲线、MTT法、集落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法分别探讨TPL对Jurkat细胞生长、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巢式甲基特异性PCR检测TPL对Jurkat细胞apc基因甲基化模式的影响,半定量RT-PCR检测TPL作用后Jurkat细胞apc基因、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PL作用前后AP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TPL均能明显抑制Jurkat细胞生长、增殖,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48小时IC50为19.7ng/ml;未处理组Jurkat细胞基因组DNA的胞嘧啶保持不变,而经TPL作用的Jurkat细胞基因组DNA的胞嘧啶均已变为胸腺嘧啶,这表明Jurkat细胞存在apc基因甲基化;TPL作用后apc基因的高甲基化被逆转,并呈剂量依赖性;未处理组APC蛋白不表达,TPL作用48小时后APC蛋白表达增强,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剂量TPL可明显抑制Jurkat细胞的生长;TPL可通过甲基转移酶和(或)直接作用使apc基因去甲基化,使apc基因表达上调,恢复其活性,从而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植入状态,评价移植后的近期胸腺功能重建.方法 对1例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半相合亲缘供者与1例HLA全相合非亲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收集供者和受者术前、受者移植后1个多月、受者移植后4个多月的EDTA抗凝静脉血,同时采集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EDTA抗凝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采用STR-PCR技术检测20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及1个性别基因座的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受者不同时期和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T细胞受体DNA重排删除环(TREC)水平.结果 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监测在移植后1个多月及4个多月均完全表现为供者源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个多月及4个多月,半相合供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晚于HLA全相合供者.2例病人移植前TREC相对定量略低于年龄相近的正常对照组,移植后1个多月及4个多月TREC水平明显升高,其中HLA全相合移植病人TREC相对定量高于HLA半相合移植病人.结论 移植后1个多月及4个多月供者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完全植活.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快于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26.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能抑制核糖体翻译功能的一类毒蛋白。它能够对哺乳动物拔糖体大亚基上的28SrRNA进行脱嘌呤作用。从而破坏技糖体的结构。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本文就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以及近年来在抗血液病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刘梅 《医学综述》2011,17(7):966-969
PI3K/Akt/mTOR信号途径作为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维持细胞增殖、存活和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当PI3K/Akt/mTOR通路分子的基因功能失常、上游调控信号异常放大时使该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细胞生存与凋亡失衡,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存在异常激活,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分化、凋亡和耐药性中起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系研究领域的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8.
近10年来我国血液病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50年来我国血液病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10年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液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水平。现就我国血液病学若干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一介绍。基础研究一、白血病的研究上海血研所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t(15∶17)的结果是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与PML基因的融合,还发现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存在长(L)、短(S)型及变异型三种异构体。而且在一小部分APL病人中克隆出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CD1)SNP-7809(rs11568821)、SNP-7872,SNP-8162(rs670565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福建汉族人群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相关性,并尝试DNA池技术(DNA-pooling)在遗传相关分析方面研究的实用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方法,募集240例SLE患者和210名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和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IRA-PCR)方法对PDCD1基因SNP-7809、SNP-7872和SNP-8162进行分型测定.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DNA池混合样本等位基因的比值比(OR),对比验证能否通过DNA池技术快速判定SNP的遗传相关性.结果 PDCDI SNP-7872和SNP-8162基因型频率在SLE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0.86;OR=1.02,0.99),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性别、年龄的混杂作用后,PDCD1 SNP-7872和SNP-8162基因型频率在SLE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75,0.81),单一样本测定结果与混合样本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在中国福建汉族人群中,PDCD1基因的SNP-7809无多态性,SNP-7872和SNP-8162基因多态性与SLE的发病没有相关性.研究表明DNA池技术对于某些SNP的相关性的研究是一种便捷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口服全反式维甲酸引起肌肉疼痛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引起的5例肌肉疼痛,其发生率为25%,在减量或加用强的松后症状逐渐消失,不必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