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开龙  卢健  焦扬 《中医杂志》2007,48(10):923-9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症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COPD中医证候调查表,对99例患者进行横断面临床调查。结果急性加重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表寒肺热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缓解期实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血瘀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虚证的发生率依次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结论急性加重期是外邪诱发而病情急性加重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病机复杂的时期。缓解期是以肺、脾、肾三脏气虚、阳虚为主,伴有血瘀、痰热等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病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发热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3月27日—5月24日上海世博馆方舱医院收治的356例COVID-19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热的基本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热时间、发热期ORF1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为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子,其中发热期ORF1ab基因的Ct值对转阴时间影响的关联性更强。结论Omicron株感染患者的年龄、发热时间、发热期ORF1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为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影响因子,其中发热期ORF1ab基因的Ct值关联性更强,可用于预测患者可能的核酸转阴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I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IA是否通过上调CXCR4的表达促进大鼠BMSCs迁移。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IA(3.125、6.25、12.5、25、50、100、200、400、800 mg·L-1)预处理BMSCs 24、48、72 h,观察对BMSCs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用最佳浓度的IA干预第3代BMSCs 48 h,Transwell检测BMSCs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CXCR4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IA孵育BMSCs 24、48 h,与对照组相比,100~800 mg·L-1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IA孵育BMSCs 48h,与对照组相比,6.25、3.125 mg·L-1组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IA孵育BMSCs 72 h,与对照组相比,12.5~800mg·L-1组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0.05),提示IA 6.25、3.125 mg·L-1剂量组于48 h预处理BMSCs是最优选择。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IA(6.25、3.125 mg·L-1)预处理BMSCs 48 h明显增强BMSCs运动迁移能力(P<0.05),且迁移与IA浓度无关,CXCR4拮抗剂AMD3100可完全阻断其促迁移效应。Western blot显示,IA(6.25、3.125 mg·L-1)预处理BMSCs 48 h,上调CXCR4蛋白表达(P<0.05)。结论 IA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并通过上调CXCR4的表达,提高BMSCs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LVD)与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检测65例EH患者的血清BNP-32浓度,分为4组,第1组左心室功能正常且无左心室肥厚(LVH)18例;第2组左心室功能正常但有LVH 16例;第3组有LVD但无LVH 15例;第4组即有LVH也有LVD 16例;并与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1~4组、对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112.8±36.5) ng/L、(114.8±41.2)ng/L、(825.6±316.8)ng/L、(839.6±342.4)ng/L和(109.3±37.6)ng/L.3组和4组的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1组、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组和2组与对照组、1组与2组、3组与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LVD患者中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735,P<0.01).(3)血清BNP水平与EH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室重量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病人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而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而与左心室肥厚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 (LVD)与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方法检测 65例EH患者的血清BNP 3 2浓度 ,分为 4组 ,第 1组 :左心室功能正常且无左心室肥厚 (LVH) 18例 ;第 2组 :左心室功能正常但有LVH 16例 ;第 3组 :有LVD但无LVH 15例 ;第 4组 :即有LVH也有LVD 16例 ;并与健康成人3 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 1~ 4组、对照组的BNP水平分别为 (112 .8± 3 6 5)ng/L、(114 8± 41 2 )ng/L、(82 5 6±3 16 8)ng/L、(83 9 6± 3 4 2 4)ng/L和 (10 9 3± 3 7 6)ng/L。 3组和 4组的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 1组、2组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组和 2组与对照组、1组与 2组、3组与 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2 )LVD患者中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 ,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 (r=0 73 5,P <0 0 1)。 (3 )血清BNP水平与EH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室重量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病人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而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而与左心室肥厚无关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异常,导致尿中漏出大量蛋白质为主要病变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属中医水肿范畴。病因多与感受风、寒、湿、疮毒,或饮食内伤、情志不和有关,病机主要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尤以脾虚土不制水,肾虚水无所主有关,由于病程长,容易复发,治疗比较困难。因此,在积极治疗本病的同时,认真做好护理工作,如预防感冒、劳累及防治疾病反复显得格外重要。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护理实践,下面浅谈一些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针灸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心俞等穴治疗22例冠心病(CHD)患者,测定血浆内皮素(ET)、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CHD患者ET、LPO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SOD、GSH-Px则低于正常人(P<0.01);针刺治疗后ET、LPO明显降低(P<0.01),而SOD、GSH-Px则有所提高(P<0.01)。结论针刺对CHD患者ET有调整作用,机制与改善冠脉血液循环,减轻LPO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使用芒硝外敷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HT5"H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芒硝外敷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HT6K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3.94%、96.97%,对照组分别为78.79%、84.8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芒硝外敷联合个体化护理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做出保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者胰岛素及内源性多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血胰岛素及内源性多肽的含量,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机制。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7例脑梗死患(治疗I组),22患为对照组(治疗Ⅱ组),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三组的血清胰岛素(INS)、血浆β-内啡肽(β-EP)、神经降压素(NT)、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治疗I组总有效率为88.9%,治疗Ⅱ组总有效率为5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脑梗死患血浆INS、NPY和β-EP含量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NT含量则较之为低(P<0.01);治疗I组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后INS、NPY和β-EP含量明显降低;而NT含量升高,前后差异有显性(P<0.01),治疗Ⅱ组NPY和β-EP含量有所降低(P<0.05),其余指标则改变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该方能有效地改善脑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及代谢障碍程度,调节NPY、β-EP和N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毛冬青甲素(ilexonin A, IA)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特异性受体CXCR4和Wnt通路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GSK-3β)的表达情况,探讨IA预处理促进BMSCs体外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并行BMSCs鉴定。将BMSCs分为对照组、Wnt3a组、IA组、IA + Wnt3a组、IA + Dkk1组、Dkk1组。以Wnt 信号通路的激动剂Wnt3a、抑制剂Dkk1干预,Western blot法观察β-catenin、GSK-3β与CXCR4的表达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nt3a组、IA组CXCR4、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增强、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Dkk1组CXCR4、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Wnt3a组、IA组分别比较,IA+Wnt3a组CXCR4蛋白显著增强,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Dkk1组比较,IA+Dkk1组CXCR4、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增强,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IA组比较,IA+Dkk1组β-catenin的表达显著减弱,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IA上调CXCR4 的表达,可能与 BMSCs 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发挥其促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