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目的 本研究主要报道采用Hennipen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方法 2004~2010年我们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178例,从脱位类型、复位效果及复位操作的难易,予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均采用Hennipen复位,其中169例采用Hennipen复位法复位成功,余复位失败后改用其他复位方法:7例采用Stimson法和肩胛操作法复位成功,2例在麻醉下采用牵引和反向牵引法复位成功.结论 在治疗肩关节前脱位,Hennipen法是一个安全、易行的方法,在复位过程中,动作轻柔,病人痛苦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伴有肱骨矩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PHILOS钢板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7例肱骨近端伴肱骨矩粉碎新鲜骨折患者,术后第1、2、3、6、9、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至少1次门诊检查.常规拍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了解潜在的并发症,同时进行Neer评分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平均随访23.8个月(9~ 42个月),平均Neer评分为(78.9±13.9)分,优良率达78.95%.骨折不愈合1例,内固定物穿出3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肱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大结节移位3例,内翻畸形7例,继发性冻结肩5例,其中伴有一种并发症的3例,伴有2种并发症的5例,伴有3种以上并发症的4例.[结论]由于PHILOS钢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设计,合理的术前评估与计划、规范的手术操作、积极的康复锻炼,用PHILOS钢板治疗伴有肱骨矩粉碎骨折的肱骨近端骨折,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4.
自1988年至1993年间作者收治闭合性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8岁、36岁、54岁。伤情:跌伤致右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肱动脉受压、正中神经损伤1例;右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肱动脉完全断裂2例。治疗情况:3例均先行手法复位,1例行悬吊带固定,另2例行血管探查,其中肱动脉直接吻合1例,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血管1例。直接肱动脉吻合1例术后血管栓塞行上臂中段截肢。2例经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75.
骨样骨瘤7例临床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李炜明,郑忠福州市骨科研究所林朝晖,陈国龄骨样骨瘤比较少见,它是一种由骨样组织及含丰富血管的成骨性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1935年Taffe首先采用骨样骨瘤这一命名描述这种肿瘤。临床上以疼痛为主,服用阿斯匹林后疼痛...  相似文献   
76.
关节镜术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镜术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陈国龄郑沁宇郑忠庄孝荫关键词关节镜;盘状半月板;Wrisberg韧带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州350007)用关节镜术进行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诊断明确,并可镜下行部分切除、次全切除或全切除...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片钉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住院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9例,先采用麻醉下手法整复,然后对移位>2~3mm的病例行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结果19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均经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除1例术后6周X线检查发现骨片折断外,未有其它并发症发生,优良率达94.7%。结论骨片钉内固定法对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对骨骺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本病为常见真性骨肿瘤,以良性居多。我院自1959年始,对业已确诊病例按照病情,分别以截除、截肢与刮术植骨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50例治疗结果,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经腹膜后病灶清除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3月共收治12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4~77岁(43.9±18.4岁);病变节段位于L4~S1。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血沉下降及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均为一期后前路手术,即后路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后,前路经腹旁正中腹膜后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系统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腰椎局部前凸角(local lordotic angle,LLA)。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切除的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均符合结核改变。手术时间165~380min(268.8±76.7min);出血量160~2500ml(627.5±640.3ml)。共有3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均发生于前路手术时,1例为静脉丛撕破,经压迫后止血;2例腹膜撕裂,术中进行修补。随访12~48个月(31.1±9.8个月),12例均获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征象,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征象。8例术前神经功能损害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VAS评分为7.1±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1.0分;术前ESR为65.8±29.9mm/h,末次随访时为15.1±8.5mm/h;VAS和ESR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前LLA为3.0°±8.3°,术后即刻矫正为11.0°±6.0°,末次随访时为10.4°±5.9°;与术前相比较,术后即刻LLA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LLA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经腹膜后病灶清除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可以显著矫正脊柱畸形并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路经腹膜后入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80.
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相对罕见,其发病具有隐藏性,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被漏诊或误诊.笔者报导了1例青年女性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实施游离体及部分滑膜切除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7个月未见复发.并复习相关文献,对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探讨,为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