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注重吸收、应用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生物医药等的长处、精华,转化为中医药的一部分,并用传统医学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及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应用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机体平衡稳态、脏腑关系、病因发病、辨证方法、组方配伍、药性药理等多个方面,论述中医和西医共通之处,及应用现代医学进行中医药诠释的可行性,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2.
膏丹丸散为中医药经典剂型,丸剂最具代表性与传承性,"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是最经典的丸剂剂型理论,对中药丸剂的遣方、制剂、临床用药都有指导性意义。该文以"丸者缓也"药剂学内涵为中心,从剂型理论、制剂技术、临床应用3个维度阐释中药丸剂对中医药精髓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中药丸剂的制剂机制、代表功效的物质基础、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热熔包衣技术在缓控释制剂、掩盖药物不良口味、(中药)防潮、提高药物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已成为制剂技术药物传递系统中的一个新热点,现综述热熔包衣技术的原理、包衣材料和近年来的研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流化床包敷/包衣法制备复方盐酸非索非那定/盐酸伪麻黄碱调释胶囊并进行流化床中试放大研究,为建立复方药物异步释放的24 h调释小丸研发和中试技术平台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流化床批量递增设计以含量、收率、效率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溶出度和释放曲线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中试放大工艺。结果在包衣区温度和风速、雾化液滴大小相近的前提下,调整其他参数,可以将小试工艺顺利放大到中试。结论流化床包敷/包衣法制备复方非索伪麻调释胶囊的小试工艺可顺利放大到中试,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抗癫痫中药,癫痫模型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高效、低毒的抗癫痫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防治癫痫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及其4种单体化合物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白杨素、汉黄芩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调细胞密度2.0×104/mL,血清饥饿处理后用100 nmol·L-1 AngⅡ诱导增殖12 h。调细胞密度6.0×104/mL,用100 nmol·L-1 AngⅡ诱导迁移12 h。均给予12.5~62.5 mg·L-1总黄酮,10~50 mg·L-1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白杨素、汉黄芩素作用12 h。用细胞计数法检测VSMC增殖,伤口愈合实验检测VSMC迁移。结果:12.5 mg·L-1总黄酮可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50 mg·L-1球松素查尔酮、白杨素和汉黄芩素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有微弱抑制。12.5 mg·L-1总黄酮,10 mg·L-1球松素查尔酮、松属素、白杨素、汉黄芩素均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迁移。其中总黄酮、白杨素、汉黄芩素的效果优于松属素和球松素查尔酮。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白杨素、汉黄芩素、松属素和球松素查尔酮对AngⅡ诱导的VSMC迁移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诱导的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云南黄果冷杉Abie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干燥枝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云南黄果冷杉干燥枝叶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槲皮素(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丁香亭-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3″, 6″-二-反式-对-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落叶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牡荆苷(8)、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半皮桉苷(11)、柚皮素(12)、(?)-表没食子儿茶素(13)、(+)-儿茶素(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113为首次从冷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背景:复方丹参滴丸与地奥心血康胶囊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中成药,已有临床试验比较它们的疗效,但尚未发现比较两者治疗心绞痛疗效的系统评价报告。目的:基于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dominzed controlled trial,RCT),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两者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检索策略:检索发表于1994年至2011年的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心绞痛的RCT报告。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的外文数据库为Cochrane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ScienceDirect、MEDLINE(EBSCOhost)和PubMed。最后检索日期为2011年4月7日。纳入标准:报告描述为RCT,不限定发表语言;干预措施为使用药物治疗心绞痛;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结局指标包括总体疗效和心电图改善;试验参与者需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程至少为28d。资料提取与分析:提取的数据项如下:发表年份;作者姓名;试验日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参与者的基线可比性;总样本量;疗效指标,包括总体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疗程;每天给药剂量;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奥心血康胶囊的不良反应;总体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的有关数据。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检索到的RCT,利用Jadad评分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质量评分。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衡量总体疗效和心电图改善的效应值。根据纳入RCT的基本特征,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报告,包括926名试验参与者。9篇RCT中8篇的Jadad得分为2,另外1篇得分为4。复方丹参滴丸对地奥心血康胶囊的总体疗效的优势比为2.06(95%CI:1.03~4.12;P总效应=0.04)。6篇报告心电图疗效的RCT中复方丹参滴丸对地奥心血康胶囊的优势比为1.92(95%CI:1.23~3.00;P心电图疗效=0.004)。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可以显著影响结果稳定性的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地奥心血康,但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以确定疗效的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NADP+衍生物荧光的高灵敏度的体外测定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HPLC方法。方法从大鼠的肾脏中分离纯化AR,以DL-甘油醛为底物,加入NADPH启动酶促反应。以C18柱分离NADP+衍生物,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流速1.0 ml.min-1,柱温25℃,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70 nm,发射波长465 nm。测定NADP+衍生物的稳定性以及NADPH、DL-甘油醛、pH、温度对AR活性的影响。结果 NADP+衍生物稳定性好,保留时间为(1.4±0.01)min,附近无干扰峰,其浓度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最低检测限为25 pmo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体外AR的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50.
申报专利是保证药品在市场上独占性销售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利用国际专利数据库,分析外国制药企业在中国的药品专利布局.取1985年至2012年,注册为中国的全部药品专利,从专利申请数量的发展趋势、专利权人的分布、公司分布、治疗领域以及专利类型等五个方面,分析外国制药企业在我国申请药品专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制药公司专利保护及研发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