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69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四泰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lstance syndrome,IRS)大鼠、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泰片组、卡托普利组4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周,造成IRS大鼠模型,观察四泰片对IRS大鼠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ty index,ISI)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四泰片组、卡托普利组大鼠收缩压[(128&;#177;4),(110&;#177;2)mmHg,(1mmHg=0.133kPa)]与治疗前[(158&;#177;8),(157&;#177;7)mmHg]和模型组[(165&;#177;6)mmHg]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1.86—28.99,P&;lt;0.01)。四泰片组大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模型组下降(t=44.27,9.14,P&;lt;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t=703,P&;lt;0.01]。模型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均升高,ISI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7.14,9.35,P&;lt;0.01).胰岛素抵抗明显,造模成功;四泰片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空腹血糖、FINS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1.95,6.71,P&;lt;0.01),卡托普利组空腹血糖与四泰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33,P&;lt;0.01);四泰片组、卡托普利组ISI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9.82,9.35,P&;lt;0.01]。结论:四泰片对IRS大鼠具有明显降压、降糖、降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针法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祛风化痰针法联合经颅磁刺激(观察组37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所用方法和药物两组一致。观察组给予祛风化痰针刺法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针法联合经颅磁刺激对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我院骨伤科自 1995年 8月起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双加压螺纹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35例 ,并与开放复位 ,三翼钉内固定治疗的 35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骨伤科住院病人 70例 ,均系单侧新鲜股骨颈骨折 ,并排除心、肝、肾等内科疾患及病理性骨折 ,年龄在 2 3~ 78岁之间。1.2 一般资料 将 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17例 ,女 18例 ,其中头下型 2 1例 ,颈中型 12例 ,基底型 2例 ;平均年龄 6 5 .33± 7.4(2 4~ 76岁 ) ,采用闭合复位 ,经皮双加压螺纹钉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54.
易××,女,26岁。1987年4月12日诊。患者去年冬天以来,经常发作心悸、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并逐渐加重,开始数日一发,以后一日发作2~3次。三月前因突然昏厥一次而就诊于某医科大附属医院,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Q—T 间期延长综合征”。给予心得安、维生素B_1等药物治疗二月余,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常感头晕心悸,每  相似文献   
55.
【病毒性脑炎】刘××,男,44岁。1987年4月7日诊。患者头痛呕吐,神志欠清五日,经某院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用西药治疗不效,即来求治。刻见:神志欠清,闭目呻吟,频频呕吐,口臭,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弦滑数。体温38℃。白细胞11.6×10~9/L,中性0.59,淋巴0.40,嗜酸性0.01。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56.
<正> 过敏性鼻炎,中医习称“鼻鼽”,为鼻科常见病。吾师谭敬书认为是症之成乃风寒之气、致敏因素所中为其外因,肺脾肾虚为其内应,其间杂以郁热、血瘀等病理变化。临症施治外散风寒、祛邪脱敏以治其标,内补肺脾肾以治其本,参以清解、化瘀诸法,多获疗效。现介绍其常用治疗六法如下: 一、补肺益气肺主一身之气,其窍在鼻,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弱,腠理疏松,卫外不固,鼻窍失健,最易为风寒邪气所中,而成鼽嚏之症。《医林绳墨》云:“鼻之为病,肺病也。”此类病人平日易感冒、鼽嚏常年发  相似文献   
57.
肖淑梅  李庆 《中医药导报》2002,8(12):752-753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鱼百止嗽方治疗 76例慢支急性发作 ,总有效率为 92 .11% ,伏于单纯西药治疗的85 .19% ,且在改善咳嗽、咯痰等症状疗效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P <0 .0 5或P <0 .0 1)。  相似文献   
58.
辨证分型治疗脑血管意外52例临床分析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10005)邹碧云主题词脑血管意外/中国药疗法,黄连温胆汤/治疗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脑血管意外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是常见的内科急症。笔者采用辩证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59.
炉甘石在眼科外用制剂中的应用肖国士1廖华2刘万里1外用炉甘石治疗眼病,具有应用广泛、价廉易得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对炉甘石的研制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本草学资料,简介如下。1主治与配伍本品性味甘温,入肝脾肺经,功专收湿除烂、敛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足三里、天枢、梁门等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及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生理盐水组:耳缘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剂量为10 mL/kg;阿托品模型组:耳缘静脉滴注以生理盐水配制的2.5 mg/100 mL的阿托品;足阳明经穴组、足少阳经穴组、足太阳经穴组均先静滴阿托品(滴注方法同阿托品模型组),在滴完阿托品总量的一半时,开始分别电针双侧足阳明经穴(足三里、天枢、梁门、四白)、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带脉、日月、阳白)、足太阳经穴(承筋、背下点、背上点、攒竹)30 min,待电针完毕后,颈动脉采血6 mL离心15 min,取上清,制备成“针刺血清”.另取家兔10只,手术取胃,分离胃窦平滑肌,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制备胃窦平滑肌细胞悬液,以“针刺血清”与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作用,用戊二醛固定后测定细胞长度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结果:进入细胞长度分析的家兔为43只,进入三磷酸肌醇含量分析家兔为45只.[1]细胞长度比较:足阳明经穴组明显低于足少阳经穴组[(42.05&;#177;7.85,77.33&;#177;9.80)μm,(P<0.01)];足太阳经穴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75.88&;#177;9.14,64.58&;#177;6.59)μm,(P<0.05)].[2]三磷酸肌醇含量比较:足少阳经穴组明显低于组阳明经穴组[(33.15&;#177;7.45,48.96&;#177;8.89)pmol/10^6,(P<0.01)];阿托品模型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1.65&;#177;7.69,40.84&;#177;9.82)pmol/10^6,(P<0.05)].结论: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能使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其收缩效应的产生与升高细胞内的三磷酸肌醇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