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41.
普伐他汀(Pravastatin,PV)是一种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 A(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目前作为调血脂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PV具有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肾脏、防治先兆子痫、免疫调节、防治复发性流产、防止或减少辐射引起的皮肤损伤等多种非调血脂作用(多效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PV多效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42.
孙权  唐孝富 《中国骨伤》2012,25(7):607-609
目的:观察肩顶复位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7月至2010年6月,14例髋关节后脱位,男12例,女2例;年龄18~57岁,平均34.6岁;病程2h~3d,平均1.1d。采用肩顶复位法整复,复位后配以牵引、练功及中药等治疗。根据Harris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14例均一次复位成功并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Harris功能总分为(97.14±4.90)分,其中髋部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功能活动、畸形分别为(42.86±1.88)、(4.71±0.47)、(45.57±9.26)、(4.00±0.00)分;优12例,良2例。均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肩顶复位法可单人操作,有效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为患髋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43.
推拿治疗颈椎病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强、头痛、眩晕、痹证等病的范畴。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35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28岁;发病时间最长者26年,最短者7天;27例有长期低头工作史,1例有外伤史。其中神经根型14例,  相似文献   
444.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更好的且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理念和临床实践的护理学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对实习护生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实验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护生实习结束时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并对两组学生就教学法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将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学生就教学法评价有明显不同倾向。结论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等,同时能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临床教学中有其应用价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如下要点:教师应精心设问,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资料查询方式,营造适度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445.
陈静 《光明中医》2010,25(3):362-363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全面而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医学典籍。张仲景不仅创立了六经辨证的辨证纲领,而且对于方药的临床应用也有独到之处。本文就《伤寒论》中药物煎煮应用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446.
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结合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VBI)的临床疗效与单一针刺疗法的相对差异性,以及该法治疗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0例患者采用针刺结合艾灸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症状、Vm、PI、DI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单纯针刺组进行对照。结果和结论针灸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针刺组,针灸组Vm、PI和DI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灸结合疗法优于单纯针刺,是目前治疗VBI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47.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常见的内科危重症,阿托品作为常用的、有效的解毒药物,其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抢救的成败。本文就2001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医院内科救治的106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阿托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48.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以及采取心理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性病疑难病的女性患者80例进行分析治疗。用精神自评量表和抑郁量表对80例性病疑病症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采用森田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心理综合疗法对80例患者进行治疗,测量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按照精神卫生自评量表分为,混合型30例,强迫症型20例,疑病症型15例,恐惧症型15例。治疗有效率为91.25%,治疗后精神自评量表和抑郁量表指标明显下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病疑病症患者以混合型心理障碍为主,其次就是强迫症型,用森田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49.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针推治疗后的恢复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理.方法:对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推治疗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与对照组40例仅卧床休息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疗效以及治疗成绩评分对比.结果:于10周后进行随访,锻炼组与对照组残留腰痛、残留腿痛及直腿抬高阳性率等疗效及评分指数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对加强及巩固针推治疗的效果及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0.
目的 探讨首乌丸基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F级SD雄性大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首乌丸低剂量组及首乌丸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用D-半乳糖(120 mg·kg-1)制造衰老模型,同时给予维生素E(0.018 g·kg-1),首乌丸低、高剂量(1.08、2.16 g·kg-1)灌胃。造模6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取全脑、海马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突触素(SYN)的表达,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神经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mTOR、磷酸化(p)-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磷酸化(p)-p70S6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2(4EBP2)、磷酸化(p)-4EBP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mTOR、p70S6K、4EB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游泳速度减慢(P<0.01),游泳总路程延长(P<0.05),上平台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CA1区PSD-95、SYN蛋白表达下降(P<0.01),染色效果最淡,区域最小,在同心圆距胞体100、140、180、200 μm时,海马神经元树突与同心圆交点数量减少(P<0.01),树突棘长度及密度均下降(P<0.01),p-mTOR、p-p70S6K蛋白表达升高(P<0.01),4EBP2、p-4EBP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mTOR、p70S6K mRNA表达上升(P<0.01),4EBP2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首乌丸低、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游泳速度加快(P<0.01),上平台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CA1区PSD-95、SYN蛋白表达升高(P<0.01),在同心圆距胞体100、140、180、200 μm时,海马神经元树突与同心圆交点数量增加(P<0.01),首乌丸低、高剂量组大鼠的树突棘数量、长度、密度均升高(P<0.01),p-mTOR、p-p70S6K蛋白表达下降(P<0.01),4EBP2、p-4EBP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mTOR、p70S6K mRNA表达降低(P<0.01),4EBP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首乌丸能够改善D-半乳糖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形态,修复神经功能,减少神经元凋亡,抑制mTOR信号通路,延缓脑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