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往临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疗,但疗效差,且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褥疮、肺炎、关节僵直和畸形愈合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及患者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已成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2]。近年来我们对6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柚皮苷抑制钛颗粒诱导糖尿病小鼠颅骨骨溶解的疗效。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30只)。糖尿病组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方案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小鼠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纯钛颗粒注射组、纯钛颗粒加柚皮苷注射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骨钙素(OCN)及I型末端胶联肽(NTx)水平。μCT检测骨容积/组织容积比率及骨表面积/骨容积比率,组织形态学观测颅骨新骨形成面积、颅骨厚度、颅骨中缝面积改变。结果应用柚皮苷的糖尿病小鼠在新骨形成面积、颅骨厚度、骨容积、中缝面积、OCN水平方面与非糖尿病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柚皮苷可抑制糖尿病小鼠骨溶解,促进骨愈合,对临床治疗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3.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早期失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收治的7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失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均>65岁,均在术后早期出现内固定失效,经过再次手术,随访6~18个月获满意效果.结论 术后早期出现锁定加压钢板松动及断裂可能与骨折复位不良、骨缺损、骨质疏松、忽视张...  相似文献   
94.
陈哲  吴建民  赵旭辉 《中国骨伤》2009,22(2):142-143
颈椎病患者骨赘增生以椎体后缘和钩椎关节处为主,而很少累及椎体后壁中部。因此,前路手术完全可通过经椎间隙的上下、双侧扩大式潜行减压而达到彻底减压目的.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采用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式潜行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6例侧后型骨源性颈椎病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郑永育  章文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7):1918-1919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见,占全身骨折的3%~4%[1].  相似文献   
96.
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的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的执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执行缺陷的关键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优化护理流程,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从改进前的46.71%降低到改进后的17.49%.结论 基于问题现状,找出关键因素,从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7.
2002年6月至2007年5月,我们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阔筋膜瓣,联合切取股外侧肌肌腱瓣行吻合血管移植,一期修复足背血管、肌腱与皮肤缺损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12和1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膝关节OA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75 mg,1次/d,连用5周。观察组加用透明质酸钠针2 m L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5周。对照组除不使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外治疗与观察组相一致。5周后观察两组血清MMP-9、12和13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血清MMP-9、12和13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χ2=4.79,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9例和11例,症状均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结论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OA患者具有良好效果,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MMP-9、12和13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浙江省黄岩区中医院骨科病房骨折患者82例,将早期护理干预前42例作为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后4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骨科术后切口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4例,未发生切口感染38例,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0例,未发生切口感染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对照组甲级愈合22例,乙级愈合15例,丙级愈合5例,干预组甲级愈合30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48±2.58)d,干预组住院时间为(8.57±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35例,不满意7例,干预组患者满意39例,不满意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骨科2007年3月-2013年2月全髋关节置换后398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20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感染标本采集及菌种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系统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398例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0株,检出率30.2%;12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62株占51.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占27.5%,革兰阴性菌58株占48.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多占18.3%;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但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革兰阴性菌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耐药问题非常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以便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