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价值进行。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骨折复位手术,而实验组使用内固定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手术疗法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引流量、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处多根肋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显效高且并发症少,对患者本身并无太大的影响,而手术也相对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22.
邱斌松  陈正形 《浙江医学》2004,26(10):754-755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有其独特的优点:从单侧进入椎管而达到双侧椎体间融合,采用远外侧入路从而对神经牵拉少,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神经并发症等[1,2].我们于2002年12月~2003年6月应用TLIF技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病变36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方法:报告了36例临床诊断为腰突症患者,均先行脊髓造影后又行CTM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脊髓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75%,CTM诊断符合率为969%。结论:故CTM检查诊断准确率较脊髓造影高,且CTM对于腰椎间盘膨出或小关节突肥大合并侧隐窝狭窄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FailedBackSurgerySyndrom, 简称FBSS) 再次手术的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二院再次手术确诊资料完整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 42例, 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手术后结果进行分析。再手术方法: 半椎板切除减压 16例; 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椎体间植骨术 26例, 其中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 8例。结果: 全组病例经 3年~8年5个月, 平均 5年以上随访, 疗效优者 19例, 良 14例, 可 7例, 差者 2例, 优良率 78. 57%。结论: 严格再次腰椎手术指征、正确的术式选择、精细的手术技巧及术后综合预防是提高FBSS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非典型尤文氏瘤误诊骨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锦平  张帆  毕擎 《中国骨伤》2004,17(1):53-53
胡某,男,23岁,未婚。因左髋部劳累后酸痛于1997年8月入院。局部曾有外伤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上方酸痛,劳累后加重,予消炎、镇痛药可缓解。局部无红肿及流脓,发病后两便正常,睡眠一般,胃纳可。平常素有鼻血及牙出血史(舅舅也有类似情况),父母及一兄均健。否认有遗传病史。体格检查:营养一般,轻度贫血貌。头、面、颈无  相似文献   
26.
患者男性,57岁,大学教师。因慢性腰痛30余年,症状加重1年于1990年8月19日入院。患者30余年前有一次明显腰外伤史,以后每逢劳累后腰痛复发伴右下肢麻木,休息后能缓解。CT检查发现L_(3~4)和L_(4~5)椎间盘突出。曾行腰椎大推拿术,术后症状更重,呈持续性,并发展至右髋疼痛,伸直受限,影响睡眠。入院后行腰穿,测压160mmH_2O(1.47kPa),压颈试验呈不全梗阻;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细胞数5×10~9/L。糖3mmol/L,蛋白13.4g/L,氯化物122mmol/L。腰椎碘水造影示L_(3~4)和L_(4~5)椎间盘突出。于1990年4月10日在硬麻下行L_4、L_5全椎板切除,探查发现L_(3~4)间隙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髓核摘除。L_(4~5)间隙椎间盘无明显突出,但在同一水平的硬膜内有一肿块,打开  相似文献   
27.
上肢高位离断再植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肢高位离断再植6例报告施小柯,张帆,张谢安,陈锦平,郑洁随着显微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断指再植成功率都在80%以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高位上肢离断伤,由于再植难度大,并发症多,成功率相对较低,远期功能恢复也不尽人意。我院自]988年起,相继再植6...  相似文献   
28.
29.
陈宇  毕擎  章水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64-66,69
目的探讨后路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初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因腰腿痛行腰椎后路减压Dynesys内固定术患者17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改善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10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8.4±1.5)分;术后(2.7±2.1)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7±23)%,术后为(29±19)%,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无椎根螺钉松动断裂,无套管及绳索的松动滑脱。结论 Dynesys既能在临床上明显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又较好保留了固定节段间的活动度,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非融合性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30.
王晨  黄亚增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35-1736
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多为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差,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切口显露范围对复位质量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达到适当的手术切口显露范围对于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临床常用的切口有3种,分别为后侧K-L入路,前侧的髂腹股沟及Pfrannsentiel入路,上述3种手术入路对骨折显露均有其局限性,不适用于大多类型的骨折,常需以上两种入路结合显露,探索适合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是骨外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Stoppa入路最早在腹壁疝手术治疗应用,由此本命名为Stoppa术式,Hirvensalo引入骨盆骨折获得良好效果,后经Cole和Bolhofner改良后用于髋臼骨折治疗,同样显示其临床价值[3-4].本研究笔者观察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优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