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目的采用自拟腰痛消外用熏蒸治疗椎体成形术后邻椎病引起的腰痛症状,从而为体外途径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椎体成形术后60例腰痛患者,其中腰痛消组20例;口服镇痛类药物作为服药组20例;腰痛程度较轻,嘱适当功能锻炼作为对照组20例。运用数字评分法,评测腰痛的程度,自拟腰痛消外用熏蒸治疗1个疗程后,重新评测各组得分,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自拟腰痛消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治疗前,自拟腰痛消能有效缓解椎体成形术后邻椎病腰痛(P=0.0125),服药组疗效优于腰痛消组(P0.05)。而对照组与两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腰痛消外用熏蒸是缓解椎体成形术后邻椎病腰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60~89岁,中位数70.5岁。对照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61~87岁,中位数69.5岁。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骨密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为35~60 d,中位数47.5 d;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为50~80 d,中位数65.5 d,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t=-8.900,P=0.000)。骨折均愈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中位数3.5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6.5个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9.207,P=0.000)。治疗组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半个月后切口愈合。对照组切口感染2例,经过换药及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切口愈合;肺部感染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泌尿系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转入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1,P=0.072)。术前2组患者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9,P=0.294);术后1年,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t=2.607,P=0.012);2组患者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13.639,P=0.000)。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评价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优20例,良8例,可4例;对照组优13例,良5例,可1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317,P=0.021)。结论: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康复中应用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可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下地时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比单纯运动康复治疗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3.
曹颖  杨静  蔡妍  杨婷  陈滨海  高文仓  陈卫建 《新中医》2022,54(6):144-147
目的:观察田螺方外敷神阙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伴不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癌症伴不全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清洁灌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田螺方外敷神阙穴,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评分,首次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外敷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2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观察组平均(3.42±3.05) h;对照组平均(11.07±3.58) h。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80.00%,对照组4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外敷1个疗程后出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无肿痛、起泡、瘙痒、皮疹等现象;其余患者外敷后局部皮肤无任何变化,无明显不适。结论:田螺方外敷神阙能提高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4.
袁晨逸  陈滨海  陈卫建 《新中医》2022,54(10):199-202
从阴阳理论出发简要分析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相关疾病的中医辨证思路。基于阴阳理论中“交”与“变”的特性分析认为,EBV本身就是阴阳之交的结合体,而EBV相关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恶性淋巴瘤,除具有各自的特性外,还表现出EBV所共有的阴伏阳动的共性,宜根据阴阳盛衰及阴伏阳动之势而定治法。  相似文献   
45.
方茹璐  徐巧璐  葛晓  黄继勇 《新中医》2022,54(12):258-262
目的:调查痛风患者合并症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痛风中医证型与其合并症或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科痛风患者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分析年龄、中医证型等与合并症或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痛风病例462例,有402例痛风患者合并或并发其他疾病,总发生率87.01%。痛风最常见的合并症或并发症排前5位者依次为高血压(54.2%)、高血脂(33.6%)、肾功能不全(29.4%)、肾结石/结晶(14.7%)、肝功能不全(12.2%)。对高血压、高血脂、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结晶、肝功能不全进行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获得:影响痛风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为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血脂发生的因素为血沉(ESR)、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和血糖(GLU),肾功能不全发生的因素为性别、血小板、血尿酸和ESR,肾结石/结晶以及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因素分别为病程和年龄。高血压是发病率最高的合并症,各证型包括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痰浊阻滞、瘀热阻滞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脂或肾囊肿的痛风患者,均以湿热蕴结型最...  相似文献   
46.
介绍茹清静教授从肝论治癫狂的临床经验。茹清静教授认为,癫狂源于情志失畅,其致病因素无 外乎痰邪作祟,气血凝滞,气机升降失常,终致阴阳失调,且好发于春季及青春期,凡此种种,皆不离乎肝之 疏通畅达失常,故宜从肝论治。治以疏肝、清肝、平肝、养肝、健脾化痰、行气活血、开窍醒神,使肝气得以 柔和畅达,阴平阳秘,癫狂乃治。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TG)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给药浓度分别为9.00、27.03、81.09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饮用5%DSS诱导UC模型。造模后,模型组小鼠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处理组小鼠予相应剂量的TG灌胃。比较各组小鼠的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检测TNF-α、MDA、SOD水平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中Nur77、TNF受体关联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眼内硅油迁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玻璃体切除伴硅油填充手术且经随访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8例硅油向后迁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术后均行头颅CT平扫检查。收集患者硅油填充适应征、填充侧别、术前及术后眼压等一般资料,观察病侧眼内硅油迁移部位、形态、CT值及脑室积油的动态变化等影像特点。结果 18例患者中,术后较术前视力减低1例,改善17例。眼内硅油迁移部位位于视神经乳头部1例,视神经15例,视交叉2例,侧脑室内1例。迁移硅油呈球状1例,类圆形15例,管状2例。影像上病灶均呈高密度灶,多数边界清楚,CT值范围54.89~89.23HU,平均70.95±8.18HU;患侧眼内硅油CT值范围62.12~102.44HU,平均74.51±11.37HU。其中1例患者在多次CT检查随访中,观察到右侧侧脑室前角硅油移至第四脑室,大小、形态未发生变化。结论 头颅平扫CT是观察是否发生硅油迁移首选检查方法,放射科医生应熟悉其迁移路径及影像特点,避免误诊为脑室积血。术后多次随访或改变检查体位,有助于对疾病的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5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尚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效药物,中药内服、中医外治及中药内服联合中医外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