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307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69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化岩胶囊对成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化岩胶囊对成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成骨肉瘤细胞以 5× 10 4 /ml浓度接种于 2 5ml培养瓶 ,每瓶 4ml,每组设 3瓶 ,37℃、 5 %CO2 温箱中培养4 8小时 ,分别加入浓度为 1mg/ml、 5mg/ml、 10mg/ml的化岩胶囊 ,药物作用 8、 16、 2 4、 4 8小时 ,空白对照组仅更换培养液 ,收集细胞 ,计算坏死细胞率。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 1mg/ml、5mg/ml、 10mg/ml化岩胶囊处理 2 4小时 ,细胞坏死率分别为 2 2 %、 8 5 %、 33 6 %、 93 2 % ,5mg/ml化岩胶囊处理 8、 16、 2 4、 4 8小时 ,细胞坏死率分别为 4 1%、 11 1%、 33 6 %、87 4 %。结论 :化岩胶囊对人成骨肉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2.
刘威  汪国荣 《四川中医》2004,22(12):76-77
目的:介绍一种以中药为主,中西医并用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新方法。方法:以该病的病机及病理发展过程为依据,采用三期辨证论治的方法,运用自拟方骨痈Ⅰ、Ⅱ、Ⅲ号对29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5%。结论:中西医并用、三期辨治法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病原菌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手术切口感染的创面分泌物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K—B法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60株病原菌。主要是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G^-杆菌构成比为71.7%,G^-球菌构成比为28.3%。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较敏感,敏感率均为70.6%。大肠埃希氏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2.3%、71.4%、64.3%。革兰氏阳性(G^-)球菌对利福平较敏感,对万古霉索100%敏感。结论临床手术切口感染以G^-杆菌感染为主,应根据药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4.
侧隐窝注射配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年笔者采用侧隐窝注射配合三维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均为住院病例,工人29例,司机6例,农民31例,干部4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9~70岁,平均45岁;病程0·5~5年,平均17个月。L4~5节段突出31例,L5~S1节段突出33例,L4~5和L5~S1两节段突出6例。1·2症状体征腰臀部疼痛12例,腰腿痛40例,单纯腿痛18例;出现下肢麻木31例,行走障碍23例,腰部活动受限37例。直腿抬高试验50°以下22例,70°以下35例,90°以下8例,直腿抬高阴性5例。腰部叩击痛41例,突出间隙椎旁或棘…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控制黄芪生络复康丸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薄层扫描法对其中主药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1~6μg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回收率98.12%,RSD为1.41%.结果: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黄芪生络康复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26.
千金子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lathyrisL .的干燥成熟种子,具逐水消肿,破血消作用,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外治顽癣等。主产于浙江、河南、河北、四川、辽宁、吉林等省。有关千金子挥发性化学成分尚未见研究报道。本实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分离并鉴定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应用胫骨皮瓣供区植皮术后联合VSD负压封闭吸引与纱包加压包扎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科胫骨皮瓣治疗小腿创伤性骨皮缺损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植皮后采用VSD负压封闭吸引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包加压包扎,7d后分别拆除负压吸引装及加压纱包改为常规换药,观察指标为术后7d植皮感染率,感染面积百分比,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结果术后7d实验组拆除负压吸引装置,植皮2例出现轻微感染,感染率10%,平均感染面积百分比5.1%,创面愈合时间10~18d,平均14.6d,植皮成活率100%次;对照组术后7d植皮处仅三例未出现明显感染,感染率85%,平均感染面积百分比45%,创面愈合时间14~45d,平均28.6d,其中2例再次植皮至创面愈合,植皮成活率90%。结论胫骨皮瓣供区植皮术后联合VSD负压吸引术,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沙包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28.
中药炮制作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的保证之一,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析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12月骨科患者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2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6.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0%、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应用规范化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促使患者病情迅速康复,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