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分别行PPH结合外痔切除术、PPH术、外剥内扎术.对比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排尿情况、住院天数等比较,PPH结合外痔切除术组较PPH术在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对比外剥内扎术则术后并发症明显减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不但发挥了PPH微创的优点,而且很好的解决了PPH术后皮赘的残留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潘文谦  庄垂加  武志鹏 《中国骨伤》2001,14(11):677-678
笔者自 1990年以来 ,一直从事运用腰椎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诸多疗法 ,但降低腰椎间盘内压力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要任务。目前尚无专著论述此疗法 ,致使临床操作无规范性可循 ,笔者撰写此文 ,借以抛砖引玉 ,愿与同道商榷。1 关于牵引的时间问题根据病情需要 ,分为两类 :一类是床边持续牵引 ,这类牵引时间宜长 ,每天应保持 12~ 16小时以上 ;另一类牵引床机械牵引 ,牵引时间宜短 ,每次 2 5~ 30分钟 ,每日 2次 ,一疗程为 3~ 4周。2 关于牵引的角度问题任何一个椎间盘都可因退变劳损而产生突出 ,但由于最…  相似文献   
93.
杨叔禹教授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叔禹教授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师长期从事糖尿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造诣颇深,笔者侍诊左右,蒙其亲授,受益匪浅。现就其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笔者从 199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 6 3例 ,并与 42例西药组做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5例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 ,采用 3∶ 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3例 ,年龄 19~ 5 2岁 ,平均35 .5岁 ;病程 10 d~ 4a,平均 11.5月 ;末婚 18人 ,已婚 45人 ;43例为单侧乳腺 ,2 0例为双侧乳腺 ;乳腺增生范围 (以手触诊测算 ) :<2 cm18例 ,2~ 3cm31例 ,>3cm14例。对照组 42例 ,年龄 2 1~ 5 0岁 ,平均 35岁 ;病程 14d~ 5 a,平均 13月 ;未婚 12人 ,已婚 30人 ;2 9例为单侧 ,13例为双侧 ;乳腺增生范围 :≤ 2 c…  相似文献   
95.
《伤寒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一部辨证论治经典著作 ,被后人称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 ,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研究不舍。从历代对《伤寒论》研究著作 170 0余部 ,到近现代数千篇论文 ,多侧重经方的研究 ,然对其针灸学术精髓探讨不多 ,现就《伤寒论·太阳病》篇 2 0条针灸条文所阐述的针灸宜忌、立法处方、取穴规律等探析于下 :1 太阳病宜针慎灸观《伤寒论》太阳病篇 178条 ,其中专论火灸 8条、有关温针 5条、针刺 7条。张仲景在本篇中详细地论述了太阳病采用火灸方法导致的热盛内攻、亡阴亡阳等变证 ,对火灸多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肺气虚寒证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2μg/d,2周后剂量调整为1μg/d;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自拟扶正祛风汤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为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评价变应性鼻炎的相关临床症状,用鼻腔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血清中总Ig E水平,随访3个月、6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5.0%(45/6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0.0%(54/60)(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均有所改善,评分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患者的RQL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观察组患者的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中总Ig E水平明显下降,以治疗4周后的总Ig E水平最低(P 0.05);组间同一时间点对比,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照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8.57%(3/35)、30.00%(6/20),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14.29%(5/35)、45.00%(9/20),以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与抑制Ig E分泌以纠正免疫紊乱、减轻过敏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12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自拟扶正祛风汤口服,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鼻部症状的改善时间,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监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 E)、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31(interleukin-31,IL-31)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 67%与对照组的有效率76. 67%相比明显升高(P 0. 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RQLQ评分、血清中Ig E、IL-8、IL-3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21. 67%(P 0. 05)。结论:自拟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疗效肯定,利于促进鼻部不适症状缓解,减轻困扰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干预血清中Ig E、IL-8、IL-31含量以鼻黏膜免疫性炎症损伤有关,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8.
99.
脑卒中中医证型与临床总体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群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因此 ,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干预和控制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由于脑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功能结构的多元性 ,中风病人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性功能障碍 ,临床证型亦较为复杂。对其有影响的因素除原发病本身外 ,尚与病人的伴发疾病、既往病史有密切关系。本文以临床定量评定为衡量指标 ,利用量化后的临床分型研究各证型的差异 ,了解其运动变化规律 ,对于临床上判断病情的发展 ,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 1997~ 2 0 0 0年总计观察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100.
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众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DPN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对近年来中药汤剂治疗DPN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CT)进行系统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