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人类端粒酶(hTR)基因的反义核酸对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TRAP法检测K562细胞在反义核酸处理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采用TUNEL法观察反义核酸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hTR基因反义核酸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且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hTR基因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2.
目的: mdr-1基因是肿瘤多药耐药现象中的主要表型,探讨mdr-1基因原发耐药与继发耐药表达状况,预期指导临床个体化疗.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51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基因进行定量体外诱导后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51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原发性阴性表达34例占66 %,继发性阴性表达仅5例占9.8 %,外周血中的原发mdr-1阴性表达与继发性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低阳性组,原发性表达11例占21 %,继发性表达31例占60.7% (P<{0.01).高阳性组原发性表达6例占11.8 %,继发性表达15例占29 %(P<0.01).继发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性.结论:RT-PCR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基因表达取材方便,结果可靠,提示不同程度的mdr-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客观地反映不同个体的药物耐受情况.为临床个体化疗提供指导性信息.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妇女群体乳腺癌发病状况及其有关疾病发病状况。方法 :临床检查、X线钼靶拍片、近红外透照、细胞学诊断合理联用。结果 :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 92 %~ 98% ,普查人群中发现乳腺癌 18例 ,0~Ⅰ期占 88% ,而同期来院诊治 2 5 7例中Ⅲ~Ⅳ期占 74 % ,Ⅰ期仅 7%。结论 :防癌普查能落实“三早”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及时治疗与其有关疾病可有望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4.
牛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 (ABP)对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ABP经腹腔注射给药后 ,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活性的变化。结果 :ABP 60mg (kg·d)10d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NK细胞和小鼠外周血中TNF的活性 ,还能促进正常小鼠外周血中YNK细胞及TNF活性的增强。结论 :ABP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能提高正常及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5.
乳腺癌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和Cx26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间隙连接蛋白 Cx43和 Cx2 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43和 Cx2 6在 5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间隙连接蛋白 Cx43和 Cx2 6蛋白阳性染色位于乳腺癌细胞的胞膜上和胞浆中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4 .0 %和 32 .0 % ,Cx43和 Cx2 6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转移呈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间隙连接蛋白表达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异常 ,可能是乳腺肿瘤发生、发展和恶性进程的一个重要事件 ,也是乳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6.
同位素标记法和酶反应比色法(如MTT比色法、NAG释放法)是检测CTL、NK细胞、LAK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常用方法。由于后者有简便、经济及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它与同位素方法在测定原理上有本质的差别。根据检测原理、计算公式和癌症及癌症化疗患者效应细胞对靶细胞胞毒作用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酶反应比色法并非普遍适用于检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特别对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不宜用此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RPMS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明确该基因在上皮细胞中表达的亚细胞区域,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及各细胞系的DNA和总RNA,以巢式PCR扩增W片段来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的感染情况,RT-PCR检测RPMS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克隆入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介导入人胚肾上皮(HEK293)细胞,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区域. 结果:除BJAB细胞株外,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EB病毒W片段;RPMS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3.3%(45/54),在鼻咽非癌组织中则仅为4%(1/2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鼻咽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未检测到RPMS1表达,RPMS1在SUNE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Raji细胞,但不表达于B95.8细胞;RPMS1可稳定表达于HEK293细胞,其编码蛋白的表达以胞核为主. 结论:EB病毒RPMS1基因在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高水平转录,在体外可稳定表达于上皮细胞的胞核,提示RPMS1编码蛋白可能作为核转录因子通过调控细胞增殖相关的信息传递而参与上皮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98.
量子共振检测妇女乳腺及子宫病变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与厂矿医院及基层妇幼保健院协作,应用传统的检查诊断方法(临床检查、B超、X线摄片,病理学)与深圳天基权保健服务有限公司引进的量子共振检测仪(QRS)双盲法对2760例妇女群体进行乳腺癌,子宫癌(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防治普查。分析QRS技术对肿瘤定性及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
不同来源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和杀伤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家祥  郑树  刘秋亮 《医学争鸣》2005,26(7):616-6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CI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和机制.方法: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6例,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以抗CD3 mAb、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二者的细胞动力学效应,MTT法比较二者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杀伤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变化.结果:脐血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均显著优于外周血CIK细胞,CMNC CIK vs MNC CIK,P<0.05;脐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为主,外周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主,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CIK细胞体外扩增快,杀伤活性强,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优于外周血CIK细胞,不同来源的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在肿瘤临床诊断中,相继出现了CA系列肿瘤标志物,为肿瘤临床诊断、随访和监测提供了更多的手段。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简称CA19-9,属于低聚糖肿瘤相关抗原,也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CEA则是消化道常用检测方法。我们采用CA19-9固相RIA试剂盒和国产CEA癌胚抗原RIA试剂盒,共同检测消化道癌病人血清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