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郭德芝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08-108,136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亚洲地区占全世界受感染人群的三分之二。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病国家之一,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02-2008—12经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病人中8例手术切除,5例立体定向活检。本组13例病人共22个肿瘤,其中7例(53.8%)为单发肿瘤,6例(46.2%)为多发性肿瘤。肿瘤多位于额叶、颞叶部及基底节区,12例(92.3%)肿瘤位于小脑幕上。病理学检查发现病人均为B细胞来源。13例患者均行化疗及放疗,生存时间为6~51个月,平均23.5个月。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该病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辅以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53.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颈部倾向一侧、下颌转向另侧的先天性畸形,俗称"歪脖".若早期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1].我院2005-2008年共收治2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全身麻醉下行胸锁乳突肌下止点切断松解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至关重要,术后护理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1].我科26例矫正术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无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补肺汤联合西药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门诊和病房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6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0.2 g,1 d 2次,口服;沙丁胺醇2.4 mg,1 d 3次,口服;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 μg,1 d 1次,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补肺汤(黄芪、白术、防风、炙麻黄、苏子、炙紫苑、五味子、补骨脂、山茱萸、陈皮、半夏),1 d 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PEF和呼吸困难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联合西药能缓解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5.
宋丛生 《中医研究》2013,(12):34-36
目的:观察冠心气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绝对卧床休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硝酸脂制剂治疗,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冠心气血方(黄芪、人参、熟地黄、当归、桃仁、丹参、红花、川芎、全瓜蒌、薤白、甘松、水蛭粉、三七粉、炙甘草)治疗,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提高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P-选择素(P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冠心气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分析健脾消瘀中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化疗毒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运用健脾消瘀中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出现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优于对照组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体重、Karnofsky评分及睡眠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改善率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瘀中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说明健脾消瘀中药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有较强的协同作用,毒副反应小,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