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刘淑英  于玲 《临床医学》2003,23(4):57-58
滴虫病占阴道炎的 48% [1]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甲硝唑进行治疗。近年来 ,美国Pfizer公司开发出新药替硝唑用于治疗原虫感染性疾病 ,与甲硝唑相比具有作用强、起效快、半衰期长、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2 ] 。WHO推荐替硝唑作为个人和集体治疗的最佳药物[3 ] 。以替硝唑制成栓剂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变全身用药为局部用药 ,可避免口苦、恶心、厌食等全身不良反应。本实验以甲硝唑栓作对照 ,对比观察了替硝唑栓的体内外抗阴道毛滴虫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体内抗毛滴虫实验 :选择有外阴刺激症状 (痒、烧灼感 )、阴道充血潮红、分泌物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大黄利胆合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2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给予大黄利胆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强力宁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改善情况和HBeAg和抗HBcIgM阴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HBeAg和抗HBclgM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利胆合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丁玉峰 《中外医疗》2011,30(18):74-74
目的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42例复杂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置管时间3~6周。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来氟米特20mg/次,1次/d;塞来昔布0.2g/次,1次/d;甲氨蝶呤10mg/次,7d/次。治疗组50例痛风定1.6g/次,3次/d;益肾蠲痹丸12g/次,3次/d;疼痛减轻后可适量调整用药量,停用塞来昔布,酌情减少益肾蠲痹丸和痛风定用量;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血沉、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21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近期控制7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定、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3种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翼状胬肉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9例(12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37眼、B组43例46眼、C组35例39眼。A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行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C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观察8个月~2年,比较3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B、C组复发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均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药品5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78例(73.58%);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不仅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外观缺陷,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到目前为止,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笔者分别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改良翼状胬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给予稳心颗粒及胺碘酮治疗,对照组27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胺腆酮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胺碘酮总用量为(470±40)mg少于对照组的(980±12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 40例心源性休克中,抢救成功19例,占47.5%.其中,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恶化、扩张型心肌病晚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三者死亡率最高.结论 心源性休克病因复杂,临床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早明确诊断,同时针对不同心脏基础病变,及时、正确实施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1例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3例,感染率2.33%,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为主,其次为呼吸道、皮肤黏膜、口腔、其他等,病原体以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等相应措施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