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间置器置入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5年12月,TKA术后感染1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63~82岁,平均(72.72±5.29)岁。均为单侧膝关节置换,其中左膝10例,右膝8例;假体使用寿命1~24个月,平均(14.64±6.11)个月。手术采用彻底清创,一期关节间置器置入。采用美国膝节协会评分(K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活动度(ROM)和影像观察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8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感染未复发。所有患者均随访24~48个月,平均(34.61±8.48)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KSS评分、VAS评分及膝关节ROM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X线检查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或脱位。[结论]一期关节间置器翻修术治疗TKA术后感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且不影响日常生活,疗效确切,必要时还可进行二期置换翻修。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CR假体与PS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科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观察组使用CR假体实施TKA,对照组使用PS假体实施TKA。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HGB差值、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14 d、45 d、3个月、1年膝关节ROM、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前后向位移,并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膝关节最大前后向位移方面相当;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HGB差值上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之前两组患者ROM、HSS评分无明显差异,和观察组比较,术后7 d、14 d、45 d时对照组ROM以及H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ROM、HSS评分相当,术后6个月、1年时观察组的ROM、HS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清理联合活动外固定架对创伤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合并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松解结合活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HO合并肘关节僵硬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4~60岁,平均37.7岁;手术松解距受伤时间7~18个月,平均9.3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角度,并进行Mayo评分。结果:1例术后3周出现外固定架针孔慢性感染,给予去除外固定架,余所有患者伤口Ⅰ期甲级愈合。26例均获随访,时间24~40个月,平均34个月。1例术后8个月出现2次HO。术后2年所有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及Mayo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松解结合活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创伤后HO合并肘关节僵硬可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止痛散治疗,观察组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程度(VAS)及腰椎功能(JOA)评分影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JOA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止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JOA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七粉口服联合扶他林软膏外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河南省中医院骨科门诊与急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无脱落病例,在冷敷后应用三七粉口服配合扶他林外涂治疗;对照组45例,男性21例、女性24例,无脱落病例,冷敷后仅使用扶他林外涂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方法进行评定,肿胀、功能障碍积分按分级量化评分进行计算。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7.7%)明显优于对照组(82.2%)(P0.05)。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粉联合扶他林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良好疗效,能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明显的缓解踝关节疼痛,消除肿胀,改善踝关节活动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加快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双氯芬酸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省二甲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双氯芬酸(100mg/次,2次/d)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750mg/次,2次/d)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或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均行DR检查,其中15例加行CT检查,17例加行MRI检查,12例加行SPECT-CT检查。结果 :19例中,腰椎受累占89.5%(17/19),以L4~5椎体发病率最高。19例DR显示椎体骨质密度增加,边缘骨质增生,相应椎间隙变窄,部分可见骨桥形成。CT显示15例均可见椎体边缘斑片状、类圆形或"刀锯样"骨质破坏,周围骨质增生硬化;7例见典型的"花边椎",3例累及椎小关节。MRI显示15例椎体边缘明显骨质破坏,呈均匀或不均匀的长T_1长T_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破坏区见骨质增生硬化及骨髓水肿信号,椎间盘呈长T_1信号,椎间隙变窄,其中5例椎旁软组织内可见局限性的脓肿,无钙化及流注现象,脓肿呈长T_1长T_2信号,边界清晰,脓肿壁厚薄不均;2例椎体仅见骨髓水肿,未见明显骨质破坏。SPECT显示12例均可见病变椎体呈弥漫性放射性核素浓聚;SPECT-CT图像融合后显示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硬化,并可见破坏区显著的放射性核素浓聚,椎间盘轻度浓聚。结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综合诊断,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BSHX)对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兔退变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BSHX(1.86 g/kg)组、Hedgehog通路激活剂SAG(20 mg/kg)组和BSHX+SAG组,每组6只。测定兔膝关节宽度,处死兔后观察膝关节软骨大体情况,对软骨退变情况进行评定;HE染色和番红O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软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II型胶原(Col-II)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组织中Shh、Ptch1、Smo和Gli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膝关节宽度增大,软骨退变评分、软骨分级和Mankin评分升高,软骨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MMP-13阳性表达率升高,Col-II阳性表达率降低,Shh、Ptch1、Smo和Gli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BSHX组膝关节宽度减小,软骨退变评分、软骨分级和Mankin评分降低,软骨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MMP-13阳性表达降低,Col-II阳性表达升高,Shh、Ptch1、Smo和Gli1蛋白表达降低;SAG组膝关节宽度增大,软骨退变评分、软骨分级和Mankin评分升高,软骨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MMP-13阳性率表达升高,Col-II阳性表达率降低,Shh、Ptch1、Smo和Gli1蛋白表达升高(P<0.05)。BSHX+SAG组膝关节宽度,软骨退变评分,软骨分级,Mankin评分,软骨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MMP-13阳性表达率,以及Shh、Ptch1、Smo和Gli1蛋白表达均低于SAG组,Col-II阳性表达率高于SAG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兔退变软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5)采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n=35)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2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以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PT、APTT、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凝血指标:PT、APTT、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调节血液黏度,从而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消痛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肝肾不足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符合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79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41髋),对照组25例(38髋)。治疗组采用益肾消痛丸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髋关节Harris评分表来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行X线及MRI检查。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54,P=0.03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Harris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肾消痛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肝肾不足型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很好地预防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或延缓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