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我科近来有 5例 6 5 5 6拔除时将牙根推入上颌窦的病例 ,应用窦腔内冲洗及即刻转瓣法治疗取得了理想疗效。  作者单位 :0 5 0 0 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  方法 :首先经X线片确定根尖在上颌窦内的位置 ,于瘘口颊侧去除部分牙槽骨 ,扩大瘘口 ,用生理盐水冲洗窦腔 ,冲出牙根 ,于颊侧设计转移瓣 ,瓣的大小应以将瘘口及拔牙创覆盖为宜 ,将颊粘膜及牙龈瓣包括骨膜转至瘘口处严密缝合 ,转瓣处向两侧分离后拉拢缝合 ,术后给予抗炎药物口服。结果 :5例患者经治疗后无任何不适感 ,2周后拆线 ,伤口愈合良好 ,无上颌窦瘘 ,瓦氏位X线片示 :…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中药外敷1号(TCM-EAN1)对于唇炎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TCM-EAN1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疾病靶点利用DisGeNet和GeneCards获取,采用Venny取疾病-药物的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靶点-中药有效成分-药物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将TCM-EAN1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对TCM-EAN1的活性成分和关键治疗唇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TCM-EAN1与唇炎的相关作用靶点共35个,蛋白相互作用(PPI)结果显示核心靶点分别是TP53、TNF、HIF1A、BCL-2、RXRA、EGFR、IL-6、PTGS2、CDKN1A,通过网络构建核心有效成分分别为槲皮素、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谷甾醇、白鲜明碱、前茵芋碱、豆甾醇和苦参素。GO分析共获得429条生物过程,主要有: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转录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外空间、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等,KEGG共获得107条通路,主要与IL-1...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中药双黄补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在玉米醇溶蛋白(Zein)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双黄补-Zein作为一种复合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食管胃交界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位于食管与胃的移行区,肿瘤的分类非常复杂,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现在比较公认的分类方法基于解剖学的Siewert分型;Barrett途径和胃途径是其主要发病机制;由于AEG对放化疗敏感性差,多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并应根据其类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由于食管胃交界腺癌的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其发生率、发病原因、解剖学类型、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有待收集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摘要 背景:玉米醇溶蛋白具有独特的溶解特性、耐热性、成膜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性,可用于防潮、隔氧、抗紫外线、防静电,已成为医药和生物技术原料的来源。 目的:制备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探讨该支架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方法: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多孔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断面的形貌结构和孔隙大小,液体置换法测定支架的孔隙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以不同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浸提液培养,用MTT法测定浸提液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活力,计算24,48,72 h的相对增值率并计算毒性分级。将第3代细胞悬液以3.5×107 L-1的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 结果与结论: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材料的外观呈一定厚度的高孔隙率海绵体结构。通过控制致孔剂粒子的用量和尺寸可控制支架的孔隙率及孔径,支架孔隙率可达64.1%~78.0%,并具有均匀的互相贯通开放的孔墙结构。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浸提液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活力,支架毒性程度为0~1级,扫描电镜可见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上伸展充分,生长旺盛。提示,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的玉米醇溶蛋白支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互相贯通的孔墙结构,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牙周组织工程;支架;牙周膜细胞;细胞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20  相似文献   
26.
尹克  陈中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5):277-277
患者女性,28岁,2月前发现右颊部一约3 cm×2 cm×2 cm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于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纤维肉瘤".于2011年7月7日收入本院,病理切片经本院会诊示:原始神经外胚叶瘤.行胸片、腹部彩超等检查未见异常.于2011年7月12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侵及翼腭窝及上颌骨后壁,大小约6 cm×5 cm×4 cm,呈白色胶冻样物,界限欠清,完整切除肿物及部分上颌骨.免疫组化:GFAP(-),NSE(-),Vim(+/-),CK(-),EMA(-),CD34(-),Ki-67(60%),CD99(+),CD56(+).术后病理示: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图1).术后行全身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1.2 g+长春新碱2 mg+表阿霉素140 mg.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27.
张晋弘  刘俊英  刘健  刘月平 《天津医药》2015,43(11):1311-131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 FEZ1 和缺氧诱导因子 (HIF) -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 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OSCC 组织标本 146 例, 正常黏膜组织标本 80 例, 同时选取新鲜 OSCC 组织、 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各 30 例。免疫组化法检测 146 例组织标本和 80 例正常黏膜组织中 FEZ1 和 HIF-1α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Western blot 检测 30 例新鲜 OSCC 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 正常黏膜组织中 FEZ1 和 HIF-1α 表达情况。结果 146 例 OSCC 组织 FEZ1 蛋白阳性表达率 (30.14%) 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1.25%), 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71.23%)高于正常黏膜组织(12.50%, χ2分别为 54.076 和 71.317, 均 P <0.01)。146 例 OSCC 中 FEZ1 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 肿瘤直径、 分化程度有关, HIF-1α的表达水平与性别、 淋巴结转移、 肿瘤直径、 分化程度有关。FEZ1α蛋白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 5 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 HIF-1α蛋白阳性表达者 5 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 (P < 0.05)。30 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 癌旁组织及 OSCC 组织中, FEZ1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 < 0.01), HIF-1α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 < 0.01)。结论 FEZ1 和 HIF-1α 可能参与了 OSCC 的发生、 发展, 检测 FEZ1 和HIF-1α表达可作为 OSCC 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8.
义齿修复是目前牙列缺损、缺失患者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取得精确的口腔印模是义齿制作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制取口腔印模时,患者由于精神紧张往往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等反应,严重影响了制取印模的精确性,并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及材料的浪费.为了提高印模的精确率,近10年来笔者对前来我院就诊的2 346例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在常规制取印模的基础上,事先采用心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口腔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形态、表型,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5例口腔癌患者(实验组)及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及TNF-α诱导培养,获取成熟树突状细胞,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D1a、CD83、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变化。结果:培养7d后,2组均诱导出典型形态和表型的树突状细胞,实验组CD83、CD1a的表达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CD86、CD80、HLADR表达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经细胞因子诱导培养,能扩增出较大量高纯度并保持功能活性的成熟DC,为进一步开展以DC为基础的生物治疗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37岁。主诉:左下后牙于当地未能拔除,术后诊( ),探诊(-),37缺失。曲面断层片示:38近中倾斜低位阻生,巨大阻射影,根尖影像与下牙槽神经管重合。处理:局麻下行38切开拔除术,术后可见牙体近远中径22 mm,颊舌径18 mm,牙体长28 mm。2周后伤口愈合良好,下唇麻木消失。罕见下颌巨大磨牙1例@陈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张雨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