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王彦刚教授认为失眠的核心病机为脾胃枢机不利,运化功能异常,并据此提出“一体三翼”的观点。“一体”指病机本源在于脾胃不和,“三翼”指病因主要为“胃气上逆、湿浊阻滞、瘀血内结”。临证治疗强调脾胃在失眠发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调气机、化湿浊、散瘀血”临证用药三旨,同时兼顾养心安神,擅长运用对药、角药,胃和则神亦安。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3.
宁志豪  陈小华 《河北中医》2020,42(1):151-155
虹膜睫状体炎是眼科常见的葡萄膜炎,按解剖分类属前葡萄膜炎,属中医眼科“瞳神紧小”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已对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并发症进行了研究报道,且获得了医学界认可。现代中医学者遵循先贤医家对“瞳神紧小”的认知及理解,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通过调节人体经络脏腑,在减轻激素副作用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取得了相应进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消胀利水方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S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消胀利水方口服。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腹水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4.4%,优于对照组的71.4%(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腹水常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消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SB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5.
46.
耳穴贴压疗法戒烟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渝  崔丽 《陕西中医》1994,15(4):177-177
采用王不留籽耳穴贴压疗法(主穴肺、口、支气管、神门、皮质下、额、交感等)戒烟100例,总有效率96%。提示本法具有调整人体对烟味刺激的感受程度,从而达到戒烟之目的。  相似文献   
47.
申海明  冯美秀 《陕西中医》1990,11(5):195-196
<正> 先师邢锡波(1906~1977)主任医师,籍隶河北省青县人,生前行医五十余年,学验俱丰,曾任教于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晚年著有《伤寒论临床实验录》、《脉学阐微》、《邢锡波医案选》等,本文仅就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加以整理介绍。一、论述病机属肝风,心悟冲气上逆说邢老认为高血压病是现代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可临属于“眩晕”、“肝风”等门类。古人所谓“风信”即中风之前驱症候,可为高血压病的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芪芍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阴两虚型早期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5例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45例加用芪芍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Alb/UCr)]及中医症状评分(包括面白无华、口干多饮、神疲乏力、肢体麻木刺痛、失眠多梦、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腰膝痠软、夜尿频多及舌脉)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bA_1c、Cr、24 h UAER及U-mAlb/UC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r、24 h UAER及U-mAlb/U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芍胶囊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DN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糖代谢水平,改善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表现,进而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气阴两亏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亏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双重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50例予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连续睡眠时间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0%,对照组总有效率66.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连续睡眠时间增加(P 0. 05);且治疗组疼痛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 0. 05),连续睡眠时间增加更明显(P 0. 05)。结论双重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气阴两亏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延长连续睡眠时间,且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0.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肛瘘、痔和肛裂的伴发症或前驱症。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变化,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经阅读相关文献,将近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的治疗情况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