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15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整个孕期及时准确的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合理的区分处于正常生长速度的胎儿及宫内生长异常的胎儿极为重要,这样做不仅可以预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而且能为孕晚期估计胎儿体质量提供数据,借以决定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84例经CT证实为闭合性肾损伤的病例,均无其他脏器严重损伤,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标准,回顾性分析84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结果84例CT诊断符合率100%,Ⅰ级69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2例,无Ⅴ级损伤病例。非手术治疗78例(92.9%),成功率94.9%(74/78),9例需手术治疗(10.7%),其中4例为延迟肾切除术,5例急诊手术,伤肾切除7例(8.3%),2例修补术,介入治疗1例(1.2%),无死亡病例。早期继发出血和感染4例行延迟肾切除术,2例迟发性再出血保守治疗成功,随访中肾萎缩和肾积水各1例,无高血压。结论闭合性肾损伤以CT为首选确诊方法;轻度损伤首选非手术治疗,严重肾实质损伤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3.
关于公立医院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当前,“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这是医疗卫生行业在经历了多年改革探索后所始料不及的。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应当为这个问题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除了政府及行政力之外,在“看病贵”问题上就没有其他因素了。实际上,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因素。“看病贵”反映出矛盾的双方,一方是患者群众,另一方则是作为医疗行为主体的医院,而政府及行政力因素此时则隐在矛盾双方的背后。因此,任何忽视医院因素、离开医院行为去谈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强调,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其与“看病贵”之间有着必然的密切关系。公立医院在解决“看病贵”问题上是可以有所作为,也应当有所作为的。对此,作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74.
负重位全下肢、骨盆及脊柱的整体成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肢不等长引起的继发性骨盆倾斜及脊柱侧弯 ,拍摄负重立位X线片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摄片范围包括双侧肩部到踝关节全长的整体影像。目前 ,国内有的医院利用X线机的最大照射野和特制长胶片 ,对全下肢[1]或全脊柱[2 ]进行一次曝光成像。由于摄片时没有使用体位固定装置 ,影响下肢、骨盆与脊柱三者影像重组的精确度。我院自 2 0 0 1年10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长胶片 ,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使用体位固定装置 ,对下肢和脊柱分次成像后重组的方法 ,拍摄 3 6例下肢不等长患者的下肢、骨盆和脊柱的整体影像。现将整体成像的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75.
支点弯曲位X线片预测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效果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支点弯曲位X线片在预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矫形融合术效果的价值。方法:对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43个结构性弯曲行术前站立位﹑仰卧侧屈位和支点弯曲位X线摄片,并与术后一周的站立位X线片比较。测量所有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胸弯组和腰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3°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38°和19°,术后Cobb角分别为37°和19°。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7°和13°,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2°和9°,术后Cobb角分别为41°和9°。严重侧弯组和中度侧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52°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9°和19°,术后Cobb角分别为45°和20°。僵硬侧弯组和柔软侧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51°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8°和17°,术后Cobb角分别为43°和19°。结论:支点弯曲位X线片比传统摄片能更好地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在脊柱矫形融合术中所获得的矫正效果,但对严重或较僵硬的侧凸矫形效果预测较差。  相似文献   
76.
手法结合紫河车治疗小儿哮喘6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89年至1999年10月在三伏季节采用中医冬病夏治的方法,以传统手法结合服用紫河车共治小儿哮喘64例,患儿年龄都在7岁以下,治后2年随访观察结果,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来自门诊病人,以1987年4月成都会议所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分型标准》为诊断依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5-氮胞苷(5-AZ)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中心肌特异性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表达的影响,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条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用不同浓度5-AZ诱导培养,以RT-PCR方法测定诱导前后β-MHC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大鼠BMSC不表达β-MHC。经5-AZ诱导24h并继续培养后,BMSC表达β-MHC,第1~4周内由1.89±0.37增至16.41±3.63(t=0.495~5.446,P<0.01=;(1×10-7)~(1×10-5)mol/L5-AZ使β-MHC的表达由7.30±1.77增至16.28±3.72(t=0.442~2.669,P<0.01)。结论5-AZ诱导体外培养大鼠BMSC表达心肌特异性β-MHC,与诱导时间及浓度呈正相关,提示可诱导大鼠B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8.
急性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动员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缺血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水平,骨髓内皮祖细胞动员是否存在障碍,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祖细胞动员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1、3、5、7、14和28天)外周血CD45-/low /CD34 /CD133 /KDR 早期内皮祖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高峰(第7天)较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第5天)延迟且显著减少[(140±48)/106比(246±100)/106,P<0.05]。糖尿病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第5天:277±95ng/L比168±35ng/L,P<0.05)、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第5天:3835±402ng/L比3287±384ng/L,P<0.05)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第3天:55.55±14.88mg/L比36.92±14.83mg/L,P<0.05)在高峰点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组织缺血程度较重,但组织缺血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祖细胞动员通路存在障碍,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缺血后血管新生功能障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超薄瓣LASIK手术前后不同位置角膜知觉的变化。 方法:行超薄瓣LASIK手术43例84眼,测量手术前、术后1,3mo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角膜知觉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术后1mo时,各位置角膜知觉值均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央角膜知觉下降最明显。至术后3mo除中央角膜知觉,其余位置角膜知觉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中央角膜知觉与术后1mo时相比明显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术前相比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薄瓣LASIK手术导致角膜知觉下降,至术后3mo时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中央角膜知觉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透析时间6个月以上且一直在我院规律透析能读懂问卷并且愿参加本活动的26例以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自我管理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状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并发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薄弱环节,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