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致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94例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0岁以上者有86例.占91.5%;84例患有基础疾病,占89.4%;83例为跌倒致伤,占88.3%;68例为雨雪天气条件下致伤,占72.3%。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2.
目的:对嗅鞘细胞生物学特性、培养纯化、嗅鞘细胞移植的可能机制及嗅鞘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以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spinal cord injury,嗅鞘细胞,脊髓损伤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09),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9).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嗅鞘细胞及脊髓损伤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分析.结局评价指标: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结果:嗅鞘细胞具有与许旺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的特征.目前嗅鞘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主要致力于提高轴突再生能力、替代细胞成分、阻止脱髓鞘病变和促进髓鞘再生等方面,移植的嗅鞘细胞具有促进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客观结果,有些移植研究甚至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不过嗅鞘细胞移植由动物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移植剂量、细胞生长因子的活力,细胞移植的风险等,尤其是嗅鞘细胞移植后的近期及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评价,并且需要长时间的随访.有研究已经把用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用于移植,在动物试验身上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以及嗅鞘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必将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3.
自1964年Dwyer和Sherwood将脊柱前路内固定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该项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此技术的优点是增加了脊柱前柱畸形的矫正度和减少尾侧的融合节段。我院应用前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腰段脊柱侧弯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下床时间为术后5~7d,平均6、2d,术后随访19例,髋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无发生假体松动、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尽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5.
桡骨下端骨折是骨伤科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中医治疗上多采取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周福贻教授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的“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法具有轻巧、敏捷,病人痛苦少,复位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总结生大黄粉穴位贴敷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经验。方法184例髋关节手术后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2例服用乳果糖通便,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大黄粉穴位贴敷的护理措施。结果184例患者便秘症状全部得到缓解,其中采用生大黄粉穴位贴敷的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结论采用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便秘,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取得的效果令人满意,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为患者减少了经济压力,经领导同意,本科将在2014年对此类患者便秘症状全部采用该方法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后路钉棒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30例,对照组(常规内固定后外侧植骨)30例。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0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14.9±4.8)个月。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实验组椎体骨折愈合12例,对照组5例;末次随访时实验组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断钉、2例螺钉松动退出。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椎体前中柱支撑,减少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在骨伤科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学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住院期间均实施相同的康复锻炼。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并发放书面指导手册;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出院后6个月内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的Harri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观察组Harri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葱白穴位贴敷联合艾灸预防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30例、艾灸组(B组)31例、葱白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组(C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次日晨拔除保留导尿管后予心理疏导及指导饮水、鼓励排尿等常规护理方法诱导排尿。B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艾灸灸神阙穴。C组在A组上述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葱白敷贴于神阙穴并联合艾灸。治疗结束后,对比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尿管重置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5 d,平均(3.6±1.0)d。B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2.5%、重置尿管率为19.3%,C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0.0%、重置尿管率为6.7%,A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3.3%、重置尿管率为36.7%,B组与C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重置尿管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度A组66.6%,B组83.8%,C组96.6%,B组C组高于A组,同时C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重置尿管率又低于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葱白穴位贴敷联合艾灸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拔除保留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艾灸治疗及常规护理的患者,且术后尿管重置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0.
戴庆生 《江苏中医药》2005,26(11):31-31
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DHS)或髁螺钉(DCS)内固定,术后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中药内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最大96岁,最小66岁,平均年龄76.4岁;肢别:左42例,右34例;Even’s分类〔1〕:Ⅱ型13例,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