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0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36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06篇
综合类   1312篇
预防医学   31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93篇
  2篇
中国医学   161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防风水提物通过免疫调节对抗生素加重小鼠过敏性鼻炎(AR)的改善效果。方法 4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生素组、防风水提物组、防风水提物+抗生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使用卵清白蛋白激发小鼠AR。各组灌服相应抗生素混合液和(或)防风水提物14 d。观察小鼠打喷嚏、挠鼻次数用于评价AR症状。计数鼻腔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致敏因子(免疫球蛋白E、组胺、白三烯)、炎症细胞因子以及鼻腔灌洗液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小鼠体内炎症反应;甲苯胺蓝染色计数鼻黏膜组织肥大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reg/CD4+T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鼻黏膜组织Toll样受体4(TLR4)、TNF受体关联因子6(TRAF6)、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κBα)、活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R症状被激发,肥大细胞和炎症细胞数量增加,致敏因子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升高,CD4+CD25+Foxp3+Treg...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通过健脾作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健脾中药复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在线分析软件和SPSS Modeler 18 统计分析软件寻求核心药物组;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Cytoscape3.7.2软件、STRING数据库获取关键基因和主要有效成分,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qPCR法检测关键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结果 共筛选得到90篇有效文献,共计91首中药复方,党参-当归-黄芪为核心药物组合。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JUN为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芒柄花素、豆甾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癌症的途径、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来实现。健脾中药黄芪、党参、当归提取物和有效成分芒柄花素、槲皮素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具有促进增殖作用,芒柄花素对化疗诱导的THP-1细胞生长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芒柄花素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刺激抗炎因子IL-10、原癌基因JUN的分泌。结论 初步揭示黄芪等多种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健脾作用,参与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相关信号通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53.
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 ,观察复方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不全和阴道流血量多的临床效果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均为门诊就诊的孕 49天内的早孕者 ,B超示胚囊 <3 cm,因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 ,共550例 ,年龄 1 8~ 3 5岁。月经规则 ,无心肝肾疾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 ,非带环受孕及宫外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75例 ,对照组 2 75例。2 治疗方法复方生化汤由本院中药房配制 ,治疗组2 75例 ,胚囊排出后当天起服复方生化汤 ,组方 :当归、川芎、桃仁各 9g,炮姜 45g,炙甘草3 g,益母草、丹皮各 9g。 1日 1剂 ,1个疗程 7天。对照组 2 75例不…  相似文献   
54.
雷公藤多甙片加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法53例患者分为雷公藤多甙片组(A组)和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B组)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则B组降低更明显(P<0.05)。尿红细胞均有减少,A组P>0.05,B组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中药益肾活血法治疗IgM相关性肾小球疾病较单用雷公藤多甙片疗效显著提高。认为辨病辨证相结合组方用药,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5.
56.
<正>何嘉琳主任中医师系浙江何氏妇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为浙江省第二届国医名师,全国中医妇科名师。何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临床辨治细腻准确,继承发展何氏妇科流派经验方,用药大胆心细,治疗妇科疾病,收效良好。笔者有幸跟随何师学习,现将其治疗不孕不育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高龄不孕案邵某,女,40岁。2021年8月10日因“未避孕1+年未再孕”就诊,0-0-3-0,既往因个人因素行人工流产2次,2019年自然妊娠孕2月胎停行清宫术,行胚胎移植术2次失败,2020年4月取卵2次共取4枚,配成1枚,  相似文献   
57.
<正> 本文探讨高血粘症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康复医疗提供客观条件,现将我院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检出的载体血液粘度增高69例血液动力学资料作一初步分析。资料与方法 69例中,男性52例,女性17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8例,31~40岁10例,41~50岁32例,51岁以上共19例,本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4.5岁,患缺血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病16例,慢支肺气肿4例,高脂血症16例,其他23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后牙区颏孔、颏管、下颌下腺窝等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进行测量,分析种植位点牙槽骨颊舌向生理斜度与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种植体植入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81例行CBCT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牙列缺损患者109例,男59例,女50例;非牙列缺损患者72例,男36例,女36例,对其下颌后牙区各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左右侧牙槽骨倾斜角度颏孔区分别为(5.08±3.86)°和(3.07±5.20)°,下颌第一磨牙处为(8.57±5.03)°和(9.54±5.19)°,下颌第二磨牙处为(15.48±5.23)°和(14.21±6.67)°,左右侧颏管斜度为(41.81±10.07)°和(44.77±8.96)°。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12.35±2.38)mm,颏孔上缘内侧1.5 mm处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14.14±2.46)mm。第一、二磨牙处下颌下腺窝深度为(0.80±0.56)mm和(1.00±0.50)mm,最凹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4.15±5.95)mm和(14.52±3.55)mm,冠方最凸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0....  相似文献   
59.
<正> 深静脉置管输液解决了周围静脉输液中由于管腔细、血流量小、输入高渗液体后易致栓塞性静脉炎等弊端,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对40例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8~85岁。其中尿毒症病人15例,糖尿病肾病5例,肾病综合征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慢支肺气肿3例,脑出血3例,全身多脏器衰竭2  相似文献   
60.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静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致盲率较高的眼底病 ,好发于老年人 ,因病因复杂 ,治疗比较棘手。为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早期视网膜静脉栓塞 1 5例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1 5例进行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确诊的病人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1 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8~ 6 5岁 ,平均年龄 5 6岁。对照组1 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38~ 6 8岁 ,平均年龄 5 9岁。两组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中央静脉阻塞 2例 ,颞上支静脉阻塞 1 6例 ,颞下支静脉阻塞 9例 ,其它支阻塞 3例。高脂血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