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6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202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429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467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237篇
外科学   462篇
综合类   1587篇
预防医学   441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90篇
  6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与使用价值。方法 完全腹腔镜下行肝部分切除19例,包括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内胆管狭窄并结石等.断肝方法采取超声刀、普通电刀、DignSure结扎速高能电刀、钛夹、线型切割吻合器、缝合等方法,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从扩大的脐部穿刺口取出。结果 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包括肝左外叶切除及左右肝叶的非规则部分切除术等.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80~320)min。术后住院5~10d.手术出血100(1~400)ml。均未输血,轻微胆汁漏1例。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病例中,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是一项有前途的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手术野清晰、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开腹手术明显缩短等优点,对于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开腹肝手术经验的医生,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是可行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采用经胸骨前径路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scalles s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对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结果20例成功施行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例术中转为常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5分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颈部不留瘢痕,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天。结论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颈部无瘢痕,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满足了患者对治疗与美容一体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利培酮(risperidon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大量的双肓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表明,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它精神障碍也有效。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不少作者陆续报道该药的…些副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眼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HR-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眼球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 (HR MRI)影像学特征 ,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16例共计 17个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MRI信号、强化情况、有无合并视网膜脱离及有无视神经和眼外侵犯等。所有病例均行HR MRI及增强扫描 ,部分病例行脂肪抑制。结果  17个病灶中的 16个呈扁丘状位于眼球内壁的后极。 15个病灶厚度 <5mm ,平均厚度为2 .9mm。病灶边缘清晰 ,T1WI上呈轻度高信号者 16个 ,T2 WI上呈等信号者 15个 ,增强扫描显著强化者有 12个。 3例合并视网膜脱离 ,在T2 WI上多呈等信号 ,T1WI上呈轻度高信号者 ,均无强化。无视神经及眼外侵犯病例。结论  94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HR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表现为位于眼球内壁后极的较小、基底较宽、边缘清晰的扁丘状病灶。其T1WI信号高于玻璃体 ,T2 WI信号等于玻璃体 ,增强扫描瘤体显著强化。明确其HR 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与恶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相鉴别 ,避免不必要的眼球摘除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和谷氨酸在内皮素 (ET) 1诱导培养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神经元培养取自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 5天后分 4组 :对照组、ET 1组 (2 0nM)、ET 1 L NAME(N 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NO合酶抑制剂 ,1 0 0mM)组和ET 1 APV组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型受体拮抗剂 ,1 0 0 μM)。培养 2 4h后 ,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率。上清液中NO水平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亚硝酸盐浓度反映 ,谷氨酸浓度测定用高压液相法。结果  2 0nMET 1处理后 2 4h,培养神经元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L NAME和APV分别明显阻断ET 1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与ET 1组比较 ,凋亡率降幅分别为 40 % (P<0 0 5)和 80 % (P <0 0 0 1 )。ET 1作用 2 4h后。神经元培养液中NO和谷氨酸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 ,L NAME完全抑制了ET 1引起的培养液中NO的升高。结论 NO和谷氨酸参与了ET 1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神经元凋亡过程 ,其中谷氨酸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6.
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方式修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不同修补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75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96例腹股沟疝行Bassini疝修补术,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全部成功完成,8例病人同时行阑尾切除术、4例病人同时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assini组少(P<0.05).Bassini组术后并发症较腹腔镜组多,(χ 2=14.3339,P<0.01).腹腔镜组1例(1.33%)复发,Bassini组4例(4.25%)复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较Bassini组手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7.
转译神经科学与焦虑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后期,将精神疾病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转译”(translated)到临床相关概念从而引导临床研究的方法已经成为可能。基础神经科学实验的大量成果、大脑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及日益精湛的神经影像技术引进到人类和动物研究使得将转译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用于精神病学具有令人振奋的前景。起初,焦虑障碍因为有能极好地反映恐惧的动物模型以及具有广泛性特征,似乎是转译神经科学在精神障碍中应用的典范。然而,关于恐惧与焦虑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大量的争论。许多人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概念:恐惧是对真实危险的自动反应,而焦虑则为…  相似文献   
38.
谢婵  张立伐 《临床荟萃》2006,21(17):1287-1289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预后不良,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第9位.高额的药费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预防和治疗肝炎成为当今重要的医学课题.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治疗.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平衡、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发挥自身的免疫调节作用清除外环境中侵入的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发展,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用于乙型肝炎治疗的免疫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与心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相关性,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治疗效果,探讨血浆8-iso-PGF2α反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程度和干预效果的可能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缺血组、缺血 NAC组和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上ST段的抬高作为心肌缺血指标。在缺血 NAC组,预先用NAC 0.1 g/kg·d灌胃3周。应用ELISA方法测定心肌缺血及正常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结果(1)急性心肌缺血组大鼠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187.1±45.8)pg/ml和(259.3±47.5)p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0.4±13.7)pg/ml和(88.6±16.9)pg/g(P<0.01);(2)急性心肌缺血前应用NAC组的血浆和心肌组织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88.2±16.4)pg/ml和(109.4±24.7)pg/g,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3)血浆与心肌8-iso-PGF2α水平间存在正相关(r=0.856,P<0.01);(4)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的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心肌缺血45 min时抬高最为明显,达(0.34±0.05)mV](P<0.05),心肌缺血前使用NAC,可使心肌缺血得以改善[心肌缺血45 min时心电图ST段仅达(0.18±0.05)mV]。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8-iso-PGF2α含量产生增加;血浆8-iso-PGF2α可反映心  相似文献   
40.
眶骨的改变在眶部疾病HR-MRI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眶骨的影像学所见及其在眶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眶部疾病80例的HR-MRI影像表现。80例中良性囊肿18例,外伤6例,炎性疾病6例,蝶骨嵴脑膜瘤9例,其他肿瘤41例。磁共振扫描采用1.5T GE Signa及Siemens Magnetom Sp63磁共振扫描机,用眶部表面线圈,SE系列常规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部分病例行脂肪抑制及增强扫描。结果:正常眶骨的HR-MRI表现为结构完整,边缘光整,皮质骨在T1WI及。T2WI上均为无信号区。15例眶骨受压迫性改变全见于良性囊肿的病例,骨质增生改变主要见于蝶骨脑膜瘤,2例骨折见于外伤病例,21例骨质破坏大多见于不同的恶性肿瘤病变中。结论:不同的眶部病变对眶骨的影响有差异,良性囊肿主要表现为眶骨受压迫性改变,蝶骨脑膜瘤多表现为骨质增生,外伤病例伴有眶骨骨折,恶性肿瘤病例常伴有眶骨的破坏。眶骨的改变对眶部疾病HR-MR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