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胰腺结石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结石比较少见,作者20年间诊治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胰腺结石患者中男4例,女5例,年龄18~68岁,平均44岁。病程2年至13年。临床表现均以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为主,疼痛部位以上腹正中多见,也有以左上腹(2例)或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供体抗原特异性T细胞疫苗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LOU/C大鼠脾细胞和LEW大鼠脾细胞免疫BN大鼠 ,获取被免疫BN大鼠的脾细胞制备成针对LOU/C大鼠的T细胞疫苗 (LCTCV)和针对LEW大鼠的T细胞疫苗 (LTCV)。分别用制备的T细胞疫苗免疫正常的BN大鼠 (0 .2ml/次 ,1次 /周 ,连续 3次 ) ,于第 3次免疫后第 5天以被疫苗免疫BN大鼠作为受体 ,以LOU/C大鼠作为供体进行原位肝移植 ,设单纯移植组作为对照。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 (MST) ,并对肝移植物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于移植后第 7天以受体BN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LOU/C大鼠的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结果 单纯移植组MST为 (8.4 3± 1.99)d , LTCV免疫组为 (11.2 9± 1.98)d ,与单纯移植组比较P <0 .0 5 ,LCTCV免疫组为 (17.4 3± 4 .12 )d ,与LTCV免疫组比较P <0 .0 1;观察移植后第 7天组织病理学改变 :单纯移植组呈明显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征象 , LTCV免疫组仅出现轻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水肿 , LCTCV免疫组肝移植物结构基本正常 ,未发现明显的病理损害 ;MLR结果表明 :单纯移植组每分钟脉冲数值为(16 0 0 2± 2 330 ) /min、在LTCV免疫组为 (10 0 2 2± 1348) /min ;比单纯移植组明显  相似文献   
53.
王炳煌  张天玉 《云南医药》1995,16(5):328-330
本文报告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78例,其中22例切除肝叶或肝段后剖开狭窄胆管与空肠扩大吻合。经1-13年随访优良效果93.5%。作者认为局限于部份肝叶、肝段为主的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行肝叶、肝段切除,必要时配合胆道镜取石和肝胆管空肠扩大合联合手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肝少见肝脏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及临床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经验.结果 B超检查45例,腹部CT检查38例,MRI检查35例,其中B超检出率为42.2%,CT和MR检出率高于B超,分别为60.5%和65.7%,未能检出者均误诊为肝癌或仅诊断肝脏占位性质待定.伴随HBV、HCV及肝硬化17例均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或占位性质待查,未检出率100%.45例患者中,3例经肝穿病检证实为局灶性结节增生行定期随访;其余4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病检确诊,术后康复出院率100%.结论 多种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肝脏少见良性占位检出率,但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并非少见良性占位性病变均需手术切除,但因确诊困难,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是目前临床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5.
腹直肌外缘入路在输尿管中下段手术中的应用匡宗军,戴建林,李炯明,陈戬1993年4月至1994年7月我们采用腹直肌外缘入路对34例患者进行输尿管中、下1/3段和膀胱手术,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20~68岁,...  相似文献   
56.
作者报告15年间行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96例,有27例肝叶或肝段切除后剖开狭窄胆管与空肠大口吻合。随访79例,优良效果93.67%。作者认为:局限于部分肝叶、肝段胆管的多发结石并狭窄或末梢胆管多发结石等最适于肝叶、肝段切除。对于左右肝内胆管广泛多发结石并狭窄者,肝部分切除后剖开其它部位的狭窄胆管取出结石行胆管空肠大口吻合联合手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和防治排斥反应,有必要建立稳定、符合胰腺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特点的异基因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WPDT)模型.既往我们应用双套管+腹主动脉三通管外接法建立的WPDT模型[1],存在术后动脉玻璃套管容易栓塞、外接三通管难以管理、受鼠存活时间不能满足研究排斥反应要求等缺点,为此我们又通过改进动脉吻合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就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对策。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预防的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治疗措施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别。结论保存性损伤和缺血性损伤以及手术技术不佳和胆管的血液供应不良都是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改进T管置管方法可显著降低与T管相关的胆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以及实现精细胆管黏膜无张力对端吻合是预防胆系并发症的关键。联合应用胆管造影技术和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能了解胆树全貌,有助于胆管狭窄、胆泥淤积与胆瘘的诊断,及时采用放射介入技术处理胆管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9.
胰腺囊肿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囊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74例胰腺囊肿病例资料。结果囊肿发生于急性胰腺炎后34例,慢性胰腺炎后37例,外伤后2例,先天性1例。囊肿最大40 cm×30 cm×30 cm,最小3.5 cm×3 cm×3 cm。单发囊肿68例,多发囊肿6例。内科保守治疗27例,治愈好转24例(88.9%),未愈3例(11.1%)。外科手术治疗47例,治愈好转44例(93.6%),未愈3例(6.4%)。结论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囊肿或(和)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内引流为最常用术式,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4例怀疑为胆胰管疾病病人行MRCP,并与58例ERCP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34例MRCP均获成功,在行ERCP中54例成功,4例失败者改行PTC检查成功.MRCP和ERCP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3%和88.9%.结论 MRCP对胆胰系统疾病中恶性梗阻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诊断准确性较高,对胆总管、肝内胆管较小结石的诊断不如ERCP敏感及准确,而且不能治疗,提示MRCP和ERCP各有优越点,二者合理应用可提高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